奶粉也是寶寶重要的食糧,在母乳不足等情況下,奶粉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實中,也常常出現寶寶奶粉過敏的情況,下面為大家介紹寶寶奶粉過敏的癥狀,它和濕疹是有一定區別的,大人要注意區分。
寶寶奶粉過敏的主要原因是奶粉中的β-乳球蛋白,這也是公認的過敏原,如果人體吸收了就不會產生過敏的反應,如果不被身體吸收,就會出現過敏的情況,新生兒的消化系統還不完善,吸收不了奶粉中的蛋白質,所以就出現了過敏的反應。再者是寶寶本身就是過敏體質,就會對奶粉過敏,那么寶寶奶粉過敏都有哪些癥狀呢?
1、皮膚濕疹
寶寶的蕁麻疹和濕疹都可能是一些過敏反應,這主要是因為接觸了一些過敏物質。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癥,常發生于出生后1-3個月,多見于對牛奶過敏的嬰兒。濕疹一般先出現在臉部和耳朵處,皮膚不僅變得粗糙,還會出現紅斑甚至是小水泡,寶寶情緒會因此而煩躁不安。因為牛奶(包括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異體蛋白,容易導致寶寶過敏。此外,除了飲食因素,還與寶寶自身體質及遺傳因素有關。
處理方法:首先要飲食定時定量,在母乳喂養期間,哺乳媽媽應該忌食魚、蝦、蟹、雞蛋以及辛辣的食物,同時也不要吸煙飲酒。給寶寶洗澡時,宜用溫水,建議選用一些弱酸性的產品。同時衣物要選擇寬大、柔軟的棉織品,盡量不要穿絲質、毛織品或者是人造纖維的服裝。
2、腹瀉同時伴有皮疹
腹瀉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但如果腹瀉次數多并且具有持續性的話,大人要考慮是否是由于奶粉過敏引起的。一周歲大的嬰幼兒容易出現過敏性的腹瀉,癥狀與普通腹瀉相似,但這通常不是因為消化不良,而是一些過敏原導致的消化系統失調。若寶寶喝配方奶粉后出現腹瀉,并伴有皮疹,則可能是牛奶蛋白造成的過敏。
應對方法:若過敏現象嚴重,應立即停用這種配方奶粉,再根據情況選擇抗過敏奶粉。低敏奶粉分為三大類:用于嚴重蛋白過敏的治療游離氨基酸和深度水解蛋白以及用于預防的部分水解蛋白,專門用于奶粉過敏的寶寶。
3、吐奶
寶寶吐奶比較常見,很對家長對此不以為意,其實吐奶是寶寶對配方奶粉過敏的主要表現,常常伴隨著哭鬧、打噴嚏、嘔吐、半夜哭鬧、煩躁不安等。而在停奶之后,這些癥狀會減輕。
解決方法:對于這種情況,盡量以純母乳喂養,一般對于容易過敏的寶寶,前4個月要純母乳喂養,4到6個月之后,再配其它的輔食,如果有家族過敏史,最好要純母乳喂養10到12個月。寶寶吐奶之后,立即補水很容易再次嘔吐,最好在半小時后用小勺子喂些白開水,待寶寶恢復精神以后,再次喂奶時要將喂奶量減半,如果寶寶有抗拒或者有嘔吐反應,要立即停止。
寶寶奶粉過敏后,只要停止給寶寶喝奶粉,一般情況下,就會慢慢好轉,大多數的寶寶在停止奶粉一星期左右,過敏的現象就會消退,但是有的寶寶體質稍差一些,好的就慢一些,如果寶寶的情況沒有出現好轉的話,建議到醫院給寶寶做些檢查,查明病因。
為了避免寶寶奶粉過敏,大人在選購時應注意檢查奶粉奶源地是否純凈可靠、購買前要查看包裝上的標簽、根據寶寶年齡選擇合適的奶粉、選擇最接近母乳成分和口味的奶粉。如果寶寶過敏的癥狀沒有好轉,那就需要考慮更換低敏奶粉了。
寶寶奶粉過敏和濕疹是有一定區別的,奶粉過敏時臉和身上都會出現皮疹、丘疹的現象,全身上下都可能會出現了大面積的疙瘩,這些疙瘩可能會很癢,還可能伴有呼吸急促、氣喘的現象。濕疹是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可能過敏引起,也有可能是換季引起,還有可能與周圍的環境有關系,一般容易發生在患者的臉部和頸部。大人可不能把奶粉過敏當成普通濕疹了。
寶寶奶粉過敏后并非一定要停奶,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避免過敏現象的發生。出現過敏癥狀后,家長們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咨詢,查找過敏的真正原因。千萬不要隨意給寶寶“斷奶”,以免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入和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