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干貨 | 這40條學生食品安全教育知識要點請牢記!(轉給學生)

shiyingbao

導語

俗話說“病從口入”。近期暴露出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提醒大家,應該儲備科學的食品安全知識,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這40條學生食品安全知識的要點,一起看看吧~

1.講究衛生,飯前洗手,飯后漱口,不用手抓食物。

2.吃飯要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專心吃飯,不說笑打鬧。

3.不在街頭無證小攤點購買食品。

4.不購買來歷不明的產品或過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帶皮的水果和蔬菜應盡量削皮吃。

6.長期挑食、偏食不利于健康,往往會造成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等。

7.一日三餐要合理,飲食要有度,吃飯有規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8.貪吃使能量和營養攝入過量,容易造成肥胖,影響人的健康。

9.飲食要清淡少鹽,過多吃過咸的食品加大得高血壓的風險。

10.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餅等,屬于高油脂、高熱量、低粗纖維類食品,不能經常食用。

11.冷飲不要貪吃,多吃冷飲會使消化道內溫度驟降,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遏制胃酸分泌。

12.吃零食要有選擇、適時、適量。不要在接近正餐時吃,臨睡前和看電視時吃零食都不是好習慣。

13.花生、核桃等堅果類食品含較多的蛋白質、植物油、磷脂、維生素、鐵鋅等礦物質,有助大腦發育,增強記憶力,是較好的小零食。

14.少吃肥肉、鹽腌、煙熏和油炸的食品。

15.巧克力不是營養品。巧克力熱量高,但營養價值較低,吃巧克力太多容易出現胃腸道癥狀,影響胃口,不能多吃。

16.每天適量飲水有益健康,白開水是最好的飲用水。多喝白開水,少喝甜飲料。

17.學生每天飲水要做到多次少量,每次200毫升左右,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18.長期大量飲用含糖飲料可能造成青少年身材矮小、骨折、齲齒、肥胖的危險,別把飲料當作白開水。

19.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六大類。現代營養學把膳食纖維列為第七大營養素。

20.蔬菜可供給人體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素等,因此我們需要每天攝取蔬菜。

21.蛋白質的食物來源主要是魚蝦、肉、蛋、奶、大豆及其制品。

22.奶是人體鈣的最好來源,奶中的鈣極易被人體吸收,是促進青少年骨骼和牙齒發育的理想食品。

23.長期堅持喝牛奶,能增強免疫力,達到預防減少疾病的目的。

24.有的人體內乳糖酶含量少,喝牛奶后出現腹瀉或腹脹的癥狀,醫學上稱“乳糖不耐受癥”。

25.牛奶如果出現脹包、結塊或者分層等現象,不可以食用。

26.乳糖不耐者享用乳制品的最好方式是酸奶或奶酪,也可以改喝豆漿。

27.大豆(黃豆)是植物中含蛋白質最豐富的食品,營養價值高,被稱為綠色牛奶。

28.食用油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兩大類,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29.人體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和大腸、肛門。

30.腐爛、變質和受污染的食物不能吃。

31.發芽或變綠的土豆含有有毒的龍葵素,不能吃。

32.野生蘑菇不能隨便采來吃,有毒蘑菇誤食會發生嚴重的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33.不要隨便在路邊、樹木、河溝邊采摘野果吃。

34.桃、李、杏、梅等果仁,含有植物毒素,嚴禁食用。

35.經過化凍的魚肉類,不宜再次冷凍保存。

36.吃剩的飯菜要盡早放入冰箱中保存,保存時間不宜太長,再吃時要徹底加熱。

37.鍍鋅的容器不能存放酸性食品或飲料。

38.購買食品要仔細辨認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購買來歷不明的產品或過期食品。

39.保健食品一般只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人參、蜂王漿、鹿茸等不適宜少年兒童吃。

40.認識了解相關標識: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綠色食品標志、有機食品標志、食品生產許可證(SC)。

來源 | “慈溪實小”微信公眾號

編輯 | 中國網教育頻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