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回復老母親的養生雞湯轟炸?

shiyingbao

11 天 16 個年輕生命轟然倒下,這樣比癌更可怕。14 歲孩子,竟然得腦梗,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節氣養生丨今日小滿,調氣血、補養分,炎夏來臨,不養生就晚了!十年,汶川地震與魔鬼出沒。自我的疆界和力量 | XXX 心理課

從養生、時政到心理學,從充滿頭條氣息的驚悚標題到實用干貨。不是每一個微信群聊都會有這樣多樣的信息,也不是每個聯系人都會發你這樣的內容。

我們一般稱發這些內容的群為「有愛一家人」,一般把發這樣消息的聯系人備注為「太后」、「老板」、「媽」……

是的,這是來自老母親的關懷。

令人無語的內容不代表你可以大吵大鬧

你的家人總是擔心在外打拼的你,除了語音電話、打錢之外,他們表達關心的方式就是朝你丟各式鏈接,例如這個水比馬桶水還臟、奇跡誕生的一百個條件、家風才是家庭的不動產……

對面一片拳拳關愛之心,你該怎么應對。不回復吧,顯得自己沒禮貌,傷了家人的真情好意。但要是回復,等媽媽抓著你深入討論下去,你真的受得了?

受不了的,真的受不了的。我媽曾經給我發過一篇華為市值的文章,十足標題黨,數據無來源,配圖都是兩三年前的老圖。然而就是那篇文章,拿到了 10 W+。

明知這一切不是事實的我怎么可能能忍,連發三篇科技大號文章呈給我母上。又找了一條條官方數據,極盡詳盡的連發了十多條消息。

我媽十分鐘后回復了:哦,知道了「微笑」。

一陣無力感襲來。

在那之后,我開始思考,除了不回,除了岔開話題,還有什么辦法可以和父母更好的溝通。

首先是冷靜的回應,不要情緒化。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的回應是極為情緒化的。身為從業者,我對那篇文章極為不滿。標題黨、假事實、造噱頭、騙點擊,這都是我很不喜歡的行為。也可以說,行業就是被這樣的人搞臭的。

但是我媽做錯了什么呢?她就是看到那篇文章,覺得和互聯網從業的孩子沾了點邊,于是轉發分享而已。貢獻了 2 個點擊量,她錯了嗎?

錯的是瘋狂回擊的我啊!我數十條的回復,以及回復中不容懷疑的措辭就像是一種發泄。

在溝通時,我們需要的其實是就事件本身進行討論,而不是用情緒裹挾自己和對方。帶有情緒的回復是很容易被他人察覺到的,這樣的溝通不能稱為溝通,因為它具有不許辯駁性。

當然了,她是你媽嘛,估計沒注意到這些,或者注意到了也覺得沒什么?

這也是你當時瞬間回復十幾條的原因吧!就像小時候在學校不順心回家對媽媽發火一樣,在辨認誰更能包容你這一點上,你從來都很擅長。

我明白你在說什么

可是我不想這樣啊,我也很想和我媽好好溝通的,我也不希望某天看到我媽按著那些偽養生知識做。想一想,有一天你媽相信豬油 10 副藥、撞樹 3 分鐘這些聽上去就很可怕的謠言,還每天照做,這該有多讓人絕望。

而好好溝通也是有技巧的。小學學的寓言「南風和北風」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吧!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威,來了一個呼嘯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接著南風徐徐吹動,行人頓覺風和日麗,春暖上身,于是解開鈕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心理學上把這稱之為「南風效應」。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要特別注意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徑庭。

那我們能不能在和媽媽溝通時做「南風」呢?你或許可以試試。

溝通是人與人思想與情感進行傳遞和反饋的過程。而有效的溝通有兩個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信息發送者清晰地表達信息的內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確切理解。信息發送者重視信息接收者的反應并根據其反應及時修正信息的傳遞,免除不必要的誤解。

在冷靜回應,不要情緒化之外而第二點就是確切理解你母親想要表達的信息內涵。

至此,我為你把母親發來的信息做了一個分類,寫出了她們大致想表達的東西。。

1. 養生類:你記得早點睡,按時吃飯,規律運動,蔬菜水果要多吃……

老母親向你丟來的這類鏈接具體表現一般為:

這個時間段睡 2 小時,勝過晚睡 6 小時。節氣養生丨今日小滿,調氣血、補養分,炎夏來臨,不養生就晚了!低鹽飲食身體好,活到百歲不煩惱筋長一寸,命長十年,這樣做最長壽科學證明:睡眠不足會讓智商降低

2. 雞湯:沉住氣,努力工作,積極心態,你是最棒的……

你不努力,沒人替你堅強人貴有三品: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時間,是一切事實的真相改變自己的態度,才能改變人生的高度人生不求完美,但求無悔

3. 社會新聞:這個世界人心險惡,還是要注意;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

氣炸!在朋友圈發孩子聚會照,前同事轉發配文“這么丑”接力!為了環衛工人,轉一下可以嗎?一位也行!女友甩出 45 萬婚禮清單,男生崩潰!軍人這樣讓座,我們不答應!父母收善款放棄重病女童治療致病逝 水滴籌發聲明實拍小三被原配扒光上衣毆打 畫面不忍直視

我想要告訴你一些事

在 get 到老母親想要表達的深意后,接下來就是你的舞臺了。你需要做的就是根據母親的鏈接內容做出回應,及時修正信息的傳遞,免除不必要的誤解。

然而,這就是最難的一步了。修正媽媽的觀念,難度就像是不讓嬰兒哭,不讓話癆說,不讓阿里員工加班一樣難。

考慮到媽媽們的社交圈和媽媽們的生活圈,你真的很難對這些內容加以辯駁。只要一說出口,那回復十有八九是「你 X 阿姨試過了,說特別有效。」

對于你母親而言,當她要決定什么是正確的行為時,她進行是非判斷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別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她看到別人,尤其是和她相似的人在某種場合做某件事,她們就會斷定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不假思索地去相信,去轉發。

沒辦法,社會認同就是這樣的。

在大多數朋友、同學都認同某一事物的時候,作為一個在你媽眼里還沒長大的小孩,你的話是不具備權威性的。

這種時候,你只能采取側面進攻的方法。

1. 靠譜的先走,不靠譜的殿后

互聯網時代,信息繁雜。虛假、垃圾信息雖然多,但精品、品質內容也不少啊!

走進媽媽的公眾號世界,為她挑選數個靠譜公眾號。面對面推薦她閱讀,手動為她置頂,此方法卓有成效。

在我遍地撒網、重點撈魚的行動里,我媽成功迷戀上了一個廚房類公眾號。現在日常沉迷廚房,天天研究新菜,為我承諾了無數個回家要做的菜。

當然,在那個公眾號推薦下買了菜刀、榨汁機、大醬什么的,也是用這種方法必須接受的附屬品啊。

2. 聊對象、聊工作,聊聊買房的事業規劃

你媽給你發鏈接,說到底就是關心你,想要和你聊聊天。打電話頻繁點,問候多一點,這真的很有效。

除此之外,當你收到一個鏈接,就轉移話題。

今天不開心

為什么不開心呀!

不知道說什么的情況,就這么輕松解決了。

3.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不讓劣幣驅逐良幣的方法,就是良幣趕走劣幣。

把自己喜歡的文章發給媽媽,也是一種高效的溝通。

雖然你們喜歡的東西不一樣,但是看到同一篇文章,也會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和討論欲望的。

何況媽媽不像你,很大可能是會把你發的文章認真讀完的。

媽媽發過最讓你驚訝的鏈接是什么內容,你又是怎么回復的呢?留言區一起分享一下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