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行為沒必要恐艾?消除恐艾心理就要找到恐艾原因。恐艾原因之一是對艾滋病預防知識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緣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識是消除恐艾癥的根本措施。凡是有過危險性行為、懷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士,建議使用快檢試劑進行自我檢測,自我檢測陰性,一般來說,提示沒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因存在窗口期,建議在高危行為3個月后到疾控機構或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咨詢和檢測。
八大理由消除恐艾心理
當說出艾滋病這個詞匯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比較恐懼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目前是無法測地治愈的。雖然很多人談“艾”色變,但這里就為大家分享可讓你消除恐艾心理的八大理由,15分鐘看完讓你擺脫恐艾。
1、相信科學檢測
很多恐艾癥患者在自以為進行了高危行為之后,去檢查,4周檢查結果是陰性,還不愿意相信,3個月復查的結果還是陰性,這個檢查結果就是沒有感染艾滋,檢查結果都沒事了,還瞎操心什么呢,甚至有人半年、一年、兩年內不停的檢查。
2、不要相信癥狀
很多朋友懷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癥狀有關,的確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會出現急性癥狀,出現急性癥狀的條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這種病例實際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癥狀幾乎沒有特異性,和我們平時可能得的病沒什么兩樣。
從醫學的角度講,癥狀并不能作為判定是否感染的標準。恐艾者幾乎人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癥狀,但最后的血檢結果是99%以上都沒事,這足以說明癥狀并不可信。
3、帶套X行為不算高危
目前艾滋病95%以上的傳播方式是性傳播,要知道如果安全套未破損且是合格產品,不可能傳染HIV病毒。
4、找到自己恐艾的原因
想要徹底擺脫恐艾癥的困擾,就需要你找到恐艾的根本原因。總結起來,目前恐艾癥患者大體有三類,大家可以自己對照一下:
- 第一種,就是和不熟悉的人發生了性行為,事后翻閱相關艾滋病的知識,被嚇到了;
- 第二種,為了尋求刺激,發生過類似”高危“的行為,之后便陷入的恐慌;
- 第三種,屬于典型的心理障礙,就是既沒有和陌生人發生關系,也沒有過高危行為,就是各種害怕,害怕和陌生人握手、害怕在外邊用餐,總之就是非常害怕自己會被感染艾滋病。
對于前兩種情況的人群,只要去做個檢查就可以,艾滋病檢查和普通體檢沒什么區別,不要有心理負擔不敢去。第三種恐艾是最難治的,這個只能靠自己或者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5、別拿幾率嚇自己
很多人會被網上所說的各種感染幾率以及意外幾率給嚇到,哪怕是做了檢查也會飽受不足1%的誤診率困擾。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幾率就是一個統計學的概念,在科學范疇里,沒有任何事情是百分之百的,這就和你每天出門會面臨的各種低概率危險一樣,誰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沒有意外發生,難道就因為這個所謂的“低概率”你就不出門了么?所以,不要拿概率來嚇自己。
6、艾滋病不容易傳染
像艾滋病患者的唾液中是有艾滋病毒的,但是含量非常少,不足以傳播,所以日常的親吻是沒有問題的,并且像擁抱、握手、打噴嚏、一起吃飯都不會傳染。
7、病毒進入到體內了才可能感染
如果只是被艾滋患者抓傷了皮膚,自己的傷口是沒有接觸到患者的血液的,那這樣是不會被感染的。并且艾滋病毒離開人體很快就會死亡,還受溫度、濕度的影響。如果正常人接觸到的是沒有感染性的病毒,那么感染幾率是不大的。
8、不要對號入座
網上說的一些艾滋病初期癥狀,發燒、皮疹等等,其實感染了艾滋之后不會立馬出現癥狀,不要強行對號入座。不是有句話說“百度看病,癌癥起步”,再說過度的焦慮也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出現各種疾病。
一旦有極度的恐艾心理,建議主動轉移注意力,不要過分關注。千萬不要反復上網查資料,反復使用檢測工具檢查,因為這些行為反過來會加強自己對艾滋病的擔憂和恐懼。
幾種行為沒必要恐艾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實際上沒有感染HIV,但是他們卻總是擔心會被感染。在普通人眼里的一些正常的生活接觸,都會被恐艾者懷疑和擔心。這里就來跟大家談一談,哪些行為是沒必要恐艾的。
日常生活接觸
艾滋病傳播途徑只有三種: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關于血液傳播,在臨床上通過血液感染HIV的案例僅有3種情況:共用注射器危險行為、輸入不明來源血液、醫療職業暴露。這幾種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可能出現,所以血液傳播就不用擔心了。
有恐友這個時候就會問,日常生活中身上某部位有傷口,接觸到外界的不明血液會感染嗎?其實血液傳播要滿足幾個條件:
- 1. 有進入途徑,必須是新鮮的開放性傷口,病毒才有可能進入;
- 2. 足量多的病原體,必須有大量明顯血液,而且是含有HIV病毒的血液;
- 3. 充分的接觸時間,比如你手上有傷口,這個傷口必須是新鮮的傷口,已經結痂的傷口不會感染。
傷口要碰到大量含有HIV病毒的血液,生活中想要碰到一個艾滋病人并不容易,想要碰到含有HIV病毒的血液的幾率更小。傷口和血液還要有充分的接觸時間,你的傷口接觸到血液肯定會及時處理,不可能傷口上覆蓋著血液還不管不問。所以可以看一下,這三個條件同時成立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劃傷、針刺、接觸不明血液等,這些行為都感染的幾率都很小,不必再去糾結。
體內接觸
打飛機、推油、按摩、足療等,這些行為不會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病毒在體內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很弱,離開人體體液后會很快死亡。不管是技師幫你打飛機,或者是性伴侶幫你打飛機,都不可能感染HIV,因為這些都是體內接觸,體內環境不適合HIV傳播。
邊緣性行為
在服務場所和技師接吻、舔乳頭、被舔肛門等,這些邊緣性行為也不會感染。科學實驗已經證明,唾液中含有的HIV病毒量微乎其微,不足以造成感染,并且唾液中含有各種生物酶可以抑止病毒。因此,不管是什么樣形式的接吻都不用考慮感染,長時間的接吻也不會感染,除非是極端情況下,病毒攜帶者口腔大量出血,而另一方的口腔有開放性傷口。既然唾液沒有傳染性,被舔肛門、被舔全身、被舔乳頭等,這些行為也都不用考慮了。
帶套發生了性行為
很多人擔心安全套破損會感染艾滋病毒,其實安全套具有非常好的伸縮性,破損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那么安全套會不會有看不見的小孔,艾滋病毒正好可以通過小孔穿透感染呢?發生性行為時,一旦避孕套有小孔,在不斷的抽插過程中,這個小孔就會被摩擦不斷擴大成為一個大洞,很容易就會被發現。只要做好保護措施,其實HIV沒有那么容易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