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時節,氣候寒冷,人體的活動機能也隨之下降,這時候若是對身體進行滋補養生,不但可以增加我們人體免疫力,還能提高我們防寒御暖能力,并從內到外全面呵護人體身心健康,是個不錯的養生大好時機。那么,在冬至養生該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冬至養生注意要點
1、生活起居
1/5
2、飲食調養
“藥補不如食補”這句話說的就是養生中的飲食功效。而若在冬至時節能選擇美味的、補益的食物進行滋補,那豈不美哉?那么美味、補益的食物有哪些呢?養生專家則建議,首選溫補類食物。如羊肉、雞肉、牛肉、鯽魚等,均是冬至適宜食物。這些食物能給我們人體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并對腎起到合理調養作用。
3、保持室內通風順暢
2/5
4、增苦少咸
冬至人體的腎功能是偏旺的,為了防止腎水過旺,建議大家多吃些苦味的食物,少吃咸味食品。因為多吃咸味食品,腎氣就會更旺,從而會給人體心臟帶來傷害,使心臟力量減弱,不利于人體保健。冬至常用的食物建議如下: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核桃、芝麻、橘子、燕麥、薯類及各種豆類產品。
5、冬保三暖
3/5
建議可以外出可以穿件厚的羽絨服或背心,對暖被有益處。腳暖是指腳板底下,一旦腳步受寒,寒氣就會從腳下直逼人體內,引起人體呼吸道毛細管收縮,纖毛活動緩慢,容易誘發感冒、心腦血管等疾病。尤其是女孩子,更應該注重腳暖,因為暖保暖對痛經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二、冬至養生推薦5種養生食譜
1、湯圓
4/5
2、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羊肉的熱量高于牛肉,鐵的含量又是豬肉的6倍,對造血有顯著功效,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補血助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
3、八寶粥
5/5
4、餛飩
餛飩原來是北方盛行的一種食物,但現在南方人們也喜歡冬至吃餛飩。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燕京歲時記》云:“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態相似,“餛飩”也與“混沌”諧音。冬食餛飩,有利于寒冷季節熱能的儲蓄。
杏林壹號APP提供免費中醫問診服務,安卓和蘋果手機均可在應用平臺下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