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食養學里,人體的五臟「心、肺、脾、肝、腎」, 都有其適合的飲食需求,因此發展出一套隨四季變化衍生的養生學。
在冬季寒氣通于腎,而黑色食材最能入腎養氣抵抗寒冷,因此「食黑為補」就是冬季養生食療的竅門。食黑,即食黑色的食物。
中醫認為,黑色對應于冬季,對應于腎。在冬季,要注意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桑葚等。
為什么黑色食物入腎?
《黃帝內經》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p>
黑色入腎,咸味入腎,咸能軟堅,主攻下。
祖國醫學認為,食物的顏色和人體五臟互相對應,黑入腎,腎中精氣為生命之源,與人體生長、發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能力的強弱密切相關,故黑色食物有補腎抗衰老作用。
現代營養學家經研究發現,食物的營養結構,與食物本身的色彩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色彩越深,則食物的營養價值越高。
尤其是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人體所必需的鈣、鐵等礦物質都比普通食物高,且營養結構合理、保健作用大。因此,黑色食品被列為食品之首,其排列順序依次為黑色、紅色、黃色、白色。
黑色食品營養作用在我國古代就已受到重視,被視為養生佳品。傳統中醫認為黑色食品具有養血、補腎、滋陰等作用;
多食黑色食物有益身體健康,特別是對中、老年人,不但能延緩衰老,還能讓身體的免疫系統更加強壯。
為什么冬季補腎最好?
為什么冬季補腎最好?只要冬季將腎補好了,腎中精氣藏的充足了,才能保證下一年身體的健康。
生命的過程是一個生、長、收、藏循環往復的過程。在冬季,自然界的生物經過春生、夏長、秋收,最后進入藏的階段。
在自然界的冬季,表面上看不到生機,樹木也枯萎了,動物也冬眠了,其實是生機都潛藏起來了,樹木的地上部分枯萎了,但地下的根部充滿了生機,動物的冬眠是為了減少能量消耗,保存住生命物質。所以冬季的特征就是“藏”。
冬季補腎順應了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潛藏的趨勢,補腎的物質可以順利的藏到腎中,如果春天補腎的話,補進人體的物質是往肝走的,不容易藏到腎中,所以,不同臟腑要在不同季節補效果才好,四季養生就是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冬日滋補腎的宜、忌
1、宜定時飲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若是水液不足,可能會引起濁毒的留滯,從而加重腎的負擔。所以,定時飲水是非常重要的養腎方法。
2、宜用溫水刷牙和漱口
冬天用溫水刷牙和漱口,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保護好牙齒就是保護好腎。中醫認為牙齒不好,說明腎已經虛虧了。
3、宜泡熱水腳
俗話說得好:“熱水泡個腳,賽過吃人參。”經常熱水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的很多穴位,從而滋補元氣,調理臟腑,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傳統中醫認為:“春天洗腳,開陽固脫;夏天洗腳,暑理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蠕;冬天洗腳,丹田濕灼”。一年四季泡泡腳,五臟六腑都滋潤!
4、忌攝入過量的鹽
現代人口味偏重,喜歡吃鹽味過重的食物,攝入鹽分太多,腎臟就會有負擔,鹽中的鈉成分會導致水份排出不順暢,更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所以MM們要少吃鹽味過重的食物。
5、忌多吃肉
冬季容易暴飲暴食,吃較多的肉類,體內不能及時消化,就會對腎臟造成影響,損害腎功能,每餐只需攝入手掌大小的肉類即可,如果患有慢性腎炎的人群,更應少食肉類。
6、忌熬夜
現代人喜歡熬夜、作息時間不規律,這樣可能造成腎功能的衰竭,充足的睡眠不僅能使你的精神狀況提高,還能保養你的腎臟,讓你的身體更加健康。
冬季——食黑為補
中醫認為,補腎宜多吃黑色食物。
重要物質花青素,具有強抗氧化性,起著降血壓、降低心血管病的作用。可以說,黑色食物有一定補腎功效,但是又各有對癥食療用途。
黑豆
黑豆在本草綱目有記載:黑豆氣味甘、平、無毒,再加上其富含的花青素與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因此是養生的好食材
黑芝麻
很多人認為,黑芝麻就是滋補肝腎,其實黑芝麻富含維生素E,微量元素鋅、鐵,含量比白芝麻高出兩倍。同時,含鈣量比牛奶多8倍有余。不過,黑芝麻含脂肪較多,熱性大,最好和涼菜拌著吃,可以減少油脂攝入。此外,單純吃黑芝麻不利人體吸收,應換成黑芝麻醬或黑芝麻粉。
黑米
黑米有助于胃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才能促進營養吸收。豐富的膳食纖維、鹽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硒、鎂、鋅、鉀等,比我們平時吃的白米飯營養豐富。
黑枸杞
生活中,常見紅枸杞。但是,黑枸杞所含維生素C、鋅要比紅枸杞多出兩倍。最主要是,黑枸杞所含花青素較高。
黑木耳
多吃可以促進胃腸道吸收營養;豐富的木耳多糖,還可以維持正常的機體免疫力。
黑棗
它能夠清除食物中的重金屬物質,豐富的果膠,有利于延緩血糖升高。最關鍵的是,黑棗的抗氧化性很強,可以起到延緩衰老,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 END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