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 11月17日,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獲悉,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將黨參、肉蓯蓉(荒漠)、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山茱萸、天麻、杜仲葉9種物質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
黨參等9種物質作為食藥物質,建議按照傳統方式適量食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等特殊人群不推薦食用。傳統方式通常指對原材料進行粉碎、切片、壓榨、炒制、水煮、酒泡等。作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時,應當按照保健食品有關規定管理;作為中藥材使用時,應當按照中藥材有關規定管理。
“藥食同源”是指,既可作為藥物治療疾病,又可作日常食飲之用,它們之間并無絕對的分界線。
千禧年以來,相關部門曾多次修訂“藥食同源”名單:
2002年相關部門公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把藥食同源名單增加到了87種。
2015年國家頒布的《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目錄》(征求意見稿)中,再次增加了14種物質。
2019年關于當歸等6種新增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公告(2019年第8號)公告中將當歸、山柰、西紅花、草果、姜黃、蓽茇等6種物質納入藥食同源目錄管理,僅作為香辛料和調味品使用。
2020年,國家衛健委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將對黨參、肉蓯蓉、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山茱萸、天麻、杜仲葉等9種物質開展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生產經營試點工作。
此次食藥物質目錄的擴大,體現了“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的健康中國戰略核心理念。這些被納入目錄的物質,多數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疲勞等健康保健作用,日常食用有助于預防疾病,提升人們的健康水平。也是對“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這一戰略的具體落實。這些物質在中醫藥理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們被納入食藥物質目錄,既是對中醫藥理論的認可,也是對中醫藥在健康保健中作用的肯定。
此外,還有助于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將這些具有藥用價值的物質納入食品目錄,無疑將擴大這些物質的市場需求,推動相關產業的規模擴張,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張夢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