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是春季里最受人們重視的節氣,不僅與掃墓祭祖的風俗有關,還是一個尤為重要的養生節氣。
清明前后陰雨多濕,乍暖還寒,身體很容易受到外部病毒和邪氣的入侵,容易感冒生病,誘發和復發多種疾病,特別是胃腸道方面的疾病。
在飲食上,我們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生冷、油膩、重口等容易損傷腸胃的食物,特別是已經出現胃腸積滯(面部油膩、脘腹脹痛、打嗝噯氣)的人要選擇吃一些好消化、能養胃的食物。
溫馨提示
說到養護腸胃,很多人總結了一套“養胃食物”:白粥、面條、紅茶、牛奶……,小二想問:這些食物真的養胃嗎?
這些食物并不養胃,小心越吃越傷
01
白粥
白粥的主要成分是糊化的淀粉,屬于半流質飲食,非常容易消化,在腸胃不適或是連續大魚大肉后喝一點白粥確實能減輕腸胃負擔,讓胃暖暖的很舒服。喝粥養胃的觀點也就這樣深入了人心,但事實并非完全如此!
首先,腸胃有“用進廢退”的特點,健康人如果長期喝粥,腸胃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就會逐漸退化,引起萎縮性胃炎,不僅不養胃,還可能傷胃;
再者,粥不需要過多咀嚼就被咽下,沒有經過唾液淀粉酶的初步消化,到達胃后會刺激胃酸過多分泌,對于反流性食管炎和消化性潰瘍患者來說,反而會加重病情,對腸胃健康更加不利;
而且,粥的營養成分比較單一,長期喝粥還易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并不利于胃病患者及其他病人的康復。
02
面條
要說面條養胃,道理和粥相似,主要是因為好消化,而且越是磨得精細的面粉、煮得軟爛的面條,越好消化。
但同樣不建議一直只吃爛面條,原因也是因為營養不全面,不耐饑餓。
03
牛奶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喝熱牛奶可以緩解胃脹和反酸,但其實這只是表象。
熱牛奶可以稀釋胃液,暫時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緩解癥狀。
可它促進胃酸分泌的作用比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強,進入人體后可使胃酸分泌量增加30%,這就意味著在出現反酸不適癥狀時,喝牛奶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經常這樣做反而可能損傷胃黏膜,加重胃病。
提示:
在胃病發作時并不宜喝奶,正在進行抗酸治療的人,也最好少喝牛奶。
04
蘇打餅干
蘇打餅干是添加了蘇打粉(碳酸氫鈉)做的,常見的消化餅干其實也是一類蘇打餅干。一些胃病患者覺得經常吃它能幫忙中和胃酸,達到養胃目的。
但蘇打餅干只對胃酸過多的空腹胃痛有效,對其它原因引起的的胃痛、腹脹、噯氣等胃部不適,并無作用。
而且很多蘇打餅干的油脂含量不一定低,從 10%~30% 不等,吃多了反而是負擔,并不那么健康。
05
紅茶
民間一直流傳有“綠茶傷胃,紅茶養胃”的說法,其實也不妥。
茶葉中的茶多酚具有收斂性,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紅茶屬于全發酵茶,發酵過程中茶多酚因發生氧化反應,含量要明顯少于綠茶。但即便少了茶多酚,紅茶中依舊含有咖啡因,這種物質也會促進胃酸分泌,本身胃不好的人,還是少喝為妙。
提示:
如果喜歡喝茶,建議適量飲用即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建議喝濃茶。
胃功能差常常是各種原因造成的,單純靠食物來養,而忽視了生活習慣的改善,未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養好胃,該注意什么?
做到這三點,幫你養成一個好胃
01
三餐規律,按時吃飯
三餐規律才能讓胃酸分泌、胃的運動起搏細胞也形成規律活動,從而使胃的功能更協調。
早上馬馬虎虎吃點,有時吃有時不吃;中午匆匆忙忙,簡單對付兩口;晚上暴飲暴食,吃得肚皮鼓鼓,甚至睡前再來頓夜宵……這樣的生活方式,再好的胃,都會被你作沒。相對規律、適量就餐,睡前不進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下緩解胃的負擔。
02
少吃高鹽、煙熏腌制食品,多吃水果蔬菜
健康膳食要求食用充足的水果蔬菜,避免高鹽食物、煙熏肉類和腌制食品。
高鹽高油高脂的飲食習慣,不僅會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的發生,也會對胃黏膜的保護層造成損傷。
偶爾吃一次,胃黏膜還可以自行修復??砷L期如此,損傷每天都在發生,就會嚴重損壞胃黏膜,輕則胃腸道疾病不斷:胃炎,胃潰瘍等,重則增加胃癌風險。
03
少喝酒或不喝酒
酒精會損傷胃黏膜,過量喝酒甚至會引起急性腹痛和胃出血。如果確實嘴饞,也盡量喝低度酒,降低飲酒量。
04
吃得干凈衛生
飲食不注意衛生,帶有病菌細菌的食物可能會導致急性胃腸道炎癥,出現嘔吐、腹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