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養生吃五谷雜糧滋陰補腎
1、番薯
性味甘平,無毒,具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和通便的妙用。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番薯內含有類似雌激素的化學物質,可保持人體皮膚細膩,延緩人的衰老。
2、高粱
性味甘、澀、溫,無毒,具有和胃健脾、止瀉等功效。可用來治療食積、消化不良、濕熱、下痢和小便不利等病癥。
3、豌豆
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和中益氣,利小便、解瘡毒、通乳及消腫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指出,豌豆中含有赤霉素AZO和植物凝集素等物質,這些物質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還可以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4、大麥
性味甘、咸、涼,有和胃、寬腸、利水的作用。可輔治食滯泄瀉、小便淋痛、水腫及燙傷。大麥芽性味甘溫,有開胃消食、下氣及回乳之功效。
5、小米
性味甘、咸,微寒,具有滋養腎氣、健脾胃、清虛熱及安眠等功效。
玉米: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脾、止渴消腫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玉米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發生,并具有延緩細胞衰老和腦功能退化及預防癌癥等作用。
6、綠豆
性涼味甘,無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水消腫、潤喉止渴、明目降壓、清膽降胃和止瀉等功效。可以治療暑天發熱及傷于暑氣的各種疾病,以及水腫、丹毒、痘瘡、無名中毒、食物中毒和熱毒下痢等病癥。
7、黑米
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之功效。長期食用黑米可治療頭昏、目眩、貧血、白發、眼疾及腰腿酸軟等癥。
二、冬季補腎教你六種食療方
1、黑豆黨參粥
材料:黑米、黨參、茯苓、冰糖或者蜂蜜少許
制作方法:將黑米、黨參以及茯苓切片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用大火熬開后,文火熬制2小時,出鍋前在鍋中放入少許冰糖或者蜂蜜即可。
2、鵪鶉蛋燒板栗
材料:鵪鶉蛋250g,栗子250g,胡蘿卜1根,杜仲10g,小棗5枚,大蔥2g,姜片3g,高湯少許
制作方法:將鵪鶉蛋放入鍋中,放入杜仲煮熟后過冷水去皮備用。將胡蘿卜切塊,栗子煮熟去皮。將鵪鶉蛋沾淀粉掛漿,鍋中放入少許油,放入鵪鶉蛋煎到微黃撈出備用。鍋中加油,放入蔥姜煸出香味,放入胡蘿卜煸炒,之后放入栗子、小棗、高湯燉十分鐘后放入鵪鶉蛋,入味后收汁即可。
療效:鵪鶉蛋具有滋陰潤燥、養血安胎之功,配以養胃健脾、補腎強筋之栗子,共同達到養血益氣、強壯筋骨的作用。
3、烏雞黃芪湯
材料:烏雞一只,黃芪少許,姜片少許
制作方法:將烏雞洗凈去皮切塊,將黃芪與姜片洗凈后放入鍋中,放入適量水,大火煮開后文火熬制至雞肉變軟爛即可。
療效:烏雞含有賴氨酸、蛋氨酸和組氨酸,具有滋陰補腎、養血益肝、退熱、補虛作用,能調節人體免疫功能,抵抗衰老。而黃芪作為傳統的補氣食物,對于氣虛的MM來說,則有益氣養血的效果。
4、四黑粉
材料:黑豆(炒熟)、黑米(炒熟)、黑芝麻(炒熟)、核桃(炒熟)
制作方法:購買以上食材,將其打成粉末狀,取新鮮的保鮮袋將四黑粉包裝成一小包放入冰箱,每天早晨取一份,用開水沖熟放入少許蜂蜜即可食用。
療效:黑豆、黑米、黑芝麻以及核桃都具有強腎健氣的效果,不少MM平時工作繁忙,不一定有時間每天給自己做補腎大餐吃,但是四黑粉把平時具有補腎效果的食物打成容易吃的粉狀,吃的時候沖調即可,即使出差也可以隨身攜帶,相當方便。
5、山藥木耳炒核桃仁
材料:山藥半根切片,黑木耳30g泡發撕開待用,核桃仁一把,枸杞一把,蔥姜蒜少許
制作過程:水燒開后放入山藥和木耳焯一下,過冷水,保持口感脆爽。熱鍋,放入油、蔥姜蒜爆香,放入山藥、黑木耳炒香,出鍋前放入一把核桃仁即可。
6、黑豆紅棗飲
材料:黑豆,紅棗,少許黃豆
制作:將黑豆以及黃豆浸泡過夜,將黑豆、黃豆以及紅棗放入豆漿機中打成濃黑豆漿,做早晚餐飲料即可。
療效:常喝黑豆紅棗汁能夠補脾益腎、活血利水、祛風解毒。適用于治療脾虛血虧、腎虛消渴、腰痛浮腫、丹毒、風寒濕癬、頭目眩暈、盜汗。
三、冬季多吃點“黑”能補腎
1、黑米
黑米是滋補佳品,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等作用,可治少年白發,供孕婦、產婦補虛養身。研究發現,黑米中含18種氨基酸及硒、鐵、鋅等微量元素B1、B2,營養價值極高,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長期食用黑米,可以促進睡眠,還可治療頭昏、目眩、貧血、白發、眼疾及腰腿酸軟等癥。現代醫學認為,黑米對補血、止痛、治療內外傷均有一定功效。吃法多樣,適于燉食、熬粥。
2、黑芝麻
黑芝麻有養膚、烏發、補血、明目、補肝腎、祛風、潤腸、生津、通乳、養發等功效,中醫學認為,黑芝麻是極佳的美容食品。。現代飲食科學證明,由于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鈣,故有助于降低膽固醇,防止高血壓。《本草綱目》稱,服用黑芝麻一年身面光澤,兩年白發返黑,三年齒落更生。適于炒食、熬成糊,或做餡制成甜品類。
3、黑豆
黑豆又名烏豆,味甘性平,入脾經、腎經。傳統中醫學認為,黑豆有助于抗衰老,具有醫食同療的特殊功能。黑豆被古人譽為腎之谷,黑豆味甘性平,不僅形狀像腎,還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患者。黑豆吃法多樣,吃法多樣,適于燉食、熬粥,或制作豆漿,以及磨成豆泥制作點心等。
4、紫菜
含豐富的鈣、鐵元素,不僅有益治療婦女兒童貧血,而且可以促進兒童和老人的骨骼、牙齒生長和保健。紫菜中還含有豐富的膽堿成分,有增強記憶的作用。紫菜有軟堅散結的功能,由于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所以是一種很強的利尿劑,可作為治療水腫的輔助食品。適于煲湯,或制作壽司類食物,味道鮮美。
5、黑木耳
黑木耳為食用菌上品,是極好的防癌食品,由于其纖維素含量極高,能很好地清除血管內的垃圾和致癌物質,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并且稀釋大腸中的致癌物質,有助于預防大腸癌。黑木耳還有調節血糖、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吃黑木耳可以補腎固精、利尿消石,常用于腎結石等癥。適于炒、燉、涮、制作涼菜等多種烹飪方式,烹飪前應長時間泡發,并多清洗幾次以去除雜質。
6、海帶
海帶素有“長壽菜”的美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較少的蛋白質和脂肪。與菠菜、油菜相比,除含維生素C外,其蛋白、糖、鈣、鐵的含量均高出幾倍至幾十倍。海帶是一種含碘量很高的海藻,對預防及治療甲狀腺腫及其他水腫病極為有效,有化痰、散結功能。海帶上附著的一層白霜似的白粉,是貴重的藥用物質甘露醇,具有降低血壓、利尿和消腫的作用。海帶中還含有大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EPA,能使血液的黏度降低,減少血管硬化,常吃能夠預防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多用于燉湯、制作涼菜,素食或與肉同食均可。
四、冬季必備的七款潤膚補腎粥
1、蘋果粥——生津潤肺,開胃消食
做法:將蘋果去皮,洗凈,切塊;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后,納入蘋果,煮至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將蘋果洗凈,榨汁,待粥熟時調入藥粥中服食,每日1劑。
冬季天氣寒冷,人們不知不覺就吃多了,所以這時蘋果粥就派上用場了,蘋果粥具有生津、潤肺、除煩健胃,開胃消食等作用,適用于氣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大便干結、高血壓等。
2、胡蘿卜粥——助消化,潤肌膚
做法:胡蘿卜350克,加粳米100克,先將胡蘿卜1~2根(按個人喜好定)洗凈切成細絲,沸水 稍微煮過后,與植物油、蔥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時,加入炒好的胡蘿卜同煮。
中醫認為,胡蘿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氣利胸膈、補中安五臟的作用,同時也適宜于皮膚干燥、粗糙作用,此粥適用于便秘、腸胃不適、飽悶氣脹、消化不良.
3、黑芝麻粥——補肝腎,潤五臟
做法:黑芝麻淘凈曬干,炒熟研細,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將熟的粥內,熬至粥稠食用。
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益五臟、壯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養五臟,潤燥通便,適用于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煤結、病后虛贏、須發早白、婦女產后乳少等。
4、菊花粥——清肝火,明眼目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將菊花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劑,連續3-5天。
冬季天氣干燥,容易上火,而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于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癥,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5、白木耳粥——潤肺健脾
做法: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水發銀耳備用,然后將白木耳和粳米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白木耳是秋季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于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
6、土豆粥——健脾,益氣
做法:土豆100克,大米100克,土豆去皮,清洗干凈,切成小塊,取鍋放入冷水、粳米,旺火煮沸; 加入土豆塊,再改用小火煮成粥即可盛起食用。
中醫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
7、枸杞粥——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做法:枸杞子15~20克;粳米50克 白糖適量。將上3味放入砂鍋內,加水500克,用文火燒至沸騰,待米開花,湯稠時,停火燜5分鐘即成。
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于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煳、腰酸腿軟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