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
肺五行屬金,與秋季相對應。肺氣與秋氣相通應,肺氣在秋季最旺盛,而秋季,燥氣當令,燥邪易傷津液。
肺上連氣道,與喉相通,故燥易傷肺,損傷肺之津液,肺失清肅。
簡單來說,到了秋季,不少人會出現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膚干燥等一系列問題,這就是典型的“秋燥”。
所以,秋季養生記住一句話:秋季養生防“秋燥”,重在“潤肺”!
今天,小編就為你送上秋季養生必吃的4種食物以及良心食譜,快快收藏起來!
1、梨
在《本草綱目》有記載:梨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梨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止渴、潤腸通便等功能,是防秋燥最理想的水果之一。
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較為適宜。而且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
但仍需注意的是,秋梨性寒,消化不良的脾胃虛寒者、產后血虛者、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雪梨川貝湯
【食材】雪梨一個,川貝粉3克,蜂蜜適量。
【做法】挖空雪梨里面的果肉,把川貝粉放里面,在鍋上蒸一蒸,起鍋后稍稍放涼,加入一定的蜂蜜即可。
【適用人群】雪梨川貝主要功效是滋陰潤燥止咳,適用于肺中燥熱引起的咳嗽無痰,口干舌燥的人。
2、銀耳
銀耳,自古就被列為飲食和養生的“上品”,又被稱作白木耳、雪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稱。秋季常吃,可緩解中老年人常見的咳嗽。
《本草詩解藥性注》中有記載:“此物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為人參、鹿茸、燕窩所不及。”由此可見,銀耳的價值。
銀耳除了能潤肺止咳,還可以清咽潤喉、潤腸通便、增強免疫力等。
對于女性朋友來說,秋季多吃銀耳還有一大好處,那就是美容護膚。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銀耳里富含多糖,多糖有很好的持水性,可以幫助皮膚鎖住水分,所以經常吃銀耳可潤燥補水。
銀耳雪梨湯
【食材】銀耳、雪梨、紅棗、冰糖、枸杞
【做法】銀耳撕成小塊,雪梨去核切小塊備用。湯鍋內加冷水,放入銀耳,銀耳和水的比例為1:5,待燒開后調小火,用湯勺不斷攪動。熬至20分鐘左右,湯汁有些濃稠時,加入冰糖、紅棗(洗凈劃口)、雪梨和枸杞。之后小火繼續熬制15-20分鐘,就做好了。
雖然銀耳滋補又美味,適合長期調補身體,但下面3類人群需謹慎食用:
●風寒感冒、風寒咳嗽的人不適合吃銀耳。
●痰濕、濕熱體質不適合吃銀耳。
●糖尿病患者慎食銀耳。
3、柚子
柚子渾身都是寶!也是緩解秋燥的最佳選擇之一!
中醫認為:
柚子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有機酸和鈣、磷、鎂、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等營養成分。
在秋天多吃柚子不僅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還能開胃健食,潤肺化痰,預防感冒以及緩解便秘。
蜂蜜柚子茶
【食材】柚子 1/4 顆、少許蜂蜜。
【做法】鍋中放入適量清水,清水加入柚子皮和冰糖,煮 10 分鐘。再加入柚子肉,用小火熬煮。
溫馨提示:雖然食用「柚子」有利于降血壓,但是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千萬不能吃柚子!否則會加重藥的副作用引發不良反應。
4、百合
百合是藥食同源的“養肺佳品”。
《本草綱目》中記載,“百合粥,潤肺調中”,說的就是百合有潤肺的作用。
中醫認為,百合味甘,性微寒。歸心、肺經。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百合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多種生物堿等,都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百合粳米粥
【食材】百合50克,粳米50克。
【做法】把粳米和百合提前浸泡1小時,然后一同放入鍋中煮熟便可。
【適用人群】具有清肺潤燥、止咳的作用,適合秋燥引起的口鼻干燥、大便干、皮膚干等。
溫馨提示:百合性寒,初感風寒、咳嗽痰多的人群不宜食用。
你學會了嗎?趕快轉發到家人群,一起健康養生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