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日大暑 你知道該如何養生嗎?

shiyingbao

7月23日,上海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7月22日-24日,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大暑,陽氣旺盛的時節,酷熱多雨,氣壓較低,暑氣逼人。此時養生“要適四時之法常”,讓身體順應炎熱的天氣。

起居方面,切不可貪涼露宿或通宵達旦地使用空調電扇。要節制生冷飲食,大汗之后不可冷水淋浴。

大暑時節最易中暑,應避免午時外出,備好防曬物品,并及時補充水分。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精神調養方面,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者,要謹守靜心養生之原則。

大暑與飲食

大暑時節各地應季蔬菜、水果很多,如苦瓜、茄子、冬瓜、西瓜、黃瓜、葡萄、綠豆等可以輪換食用。

飲食宜清淡多樣化,盡量減少油膩食品,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綠茶等。這些食物不僅能清熱、防暑、斂汗、還能增進食欲。

適當食用姜、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酷暑時節,適當“清補”,可預防疾病、增強體質。

大暑嘗鮮菜

民間歷來有伏天吃“伏羊”的習俗,吃“伏羊”屬于“三伏補”的一種。如果體內固有寒氣,三伏天吃羊肉散寒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紹一款適合“三伏補”的經典藥膳方。

當歸生姜羊肉湯

原料:當歸9g、生姜15g、羊肉500g

性微溫、 味辛

歸脾、肺、胃經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

適宜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者

陰虛內熱及實熱證禁服

輔料:

鹽、料酒、蔥各適量

制法:

1.羊肉洗凈、切小塊,加料酒、姜片及蔥,加滾水里煮去血水,撈出洗凈備用。

2.當歸、姜切片備用。

3.將羊肉放入鍋內,放入當歸、姜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燉2小時入鹽調味即成。

食療功效:溫中補虛,補養精血、祛寒止痛。

適宜人群:陽虛者、產后腹中?痛,腹中寒疝,虛勞不足者。

禁忌人群: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熱性體質、容易上火、口舌生瘡、熱感冒、皮膚病、身體容易發“癰疽疔癤”的人群慎食。

藥膳方解:此方乃中醫經典方劑,出自《金匱要略》卷上。方中當歸、羊肉兼補兼溫,而以生姜宣散其寒。以當歸養血而行血滯,生姜散寒而行氣滯,又主以羊肉味厚氣溫,補氣而生血,俾氣而得溫,則血自散而痛止矣。此方攻補兼施,較適宜于寒疝虛損,中焦虛寒、氣血虛弱及腎陽不足者。

大暑是一年中暑熱最盛的時節,此時防暑降溫是第一要務,日常飲食宜多選擇一些清淡,易消化,又能清熱解暑的食材。下面介紹一款夏季特色的涼拌菜。

清熱解暑—涼拌海蜇西瓜皮

原料:西瓜皮300克、海蜇皮100克

性涼,味甘

歸脾、胃經

清暑除煩,解渴利尿

適宜暑熱煩渴,小便短少,水腫,口舌生瘡者

脾胃寒濕內盛者忌食

配料:蒜頭、醋、麻油、精鹽各適量

制法:

1.除去硬皮和瓤的西瓜皮切成絲后用鹽腌一下,冷開水沖洗瀝干后備用。

2.袋裝海蜇皮按說明書浸泡3-4小時,期間換四次水,切成絲備用。

3.將海蜇絲和西瓜皮絲放一起混拌均勻,根據口味加入麻油、醋、蒜末后混合攪拌均勻,清涼爽口的涼拌海蜇西瓜皮就做好啦!

食療功效:清熱解暑、潤腸通便

適宜人群:普通人群均適合,特別適合于糖尿病、肥胖、消化不良、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暑熱傷肺、便秘、煩熱口渴者

禁忌人群:海蜇、西瓜皮性味均寒涼,故脾胃寒濕內盛者忌食。

食療方解:方用主材西瓜皮又名西瓜翠衣,其性味甘淡微寒,能清熱解暑、利水祛濕,并能生津止渴。與海蜇相伍則共奏清熱解暑、潤腸通便、清肺止咳之效。

暑氣逼人,很容易肝火過旺,讓人心煩躁熱,食欲不振。情緒也容易出現波動。此時,除了調整心態,穩定情緒,注意睡眠以外,飲食宜選用具有平肝清熱而又富含營養的食材。

平肝清熱-芹菜豆腐

主料:芹菜150克,北豆腐1塊

味甘、性涼

歸肝、肺、胃經

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除煩消腫

適宜缺鐵性貧血、糖尿病、小便不利、水腫、高血壓、高血脂、血管硬化者

脾胃虛弱、中氣寒乏、低血壓忌食

調料:食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備用。

2.芹菜段,豆腐塊均過沸水焯燙,撈出置涼開水中冷卻,控凈水后備用。

3.將芹菜和豆腐放置一起拌勻,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既成。

食療功效:平肝清熱、健脾利濕

適宜人群:普通人群均適合,尤宜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者

食療方解:方用芹菜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除煩消腫,與益中氣,和脾胃,健脾利濕之豆腐相伍共奏平肝清熱、健脾利濕之效。非常適合暑熱天氣食用,也是“三高”肥胖人群常用的食療方。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