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頭口腔醫療中心的兒童齒科,經常會有牙齒外傷的小朋友來就診,其中不少是摔掉了門牙,很多家長是直接將牙齒用紙巾包裹著帶來就醫,結果卻被告知:牙齒因為“缺水”,已無法植回。
原來,牙齒表面有一層保護層,即牙周膜細胞。若用紙巾包裹脫落牙齒,可致保護層缺水干死,即牙周膜細胞壞死。
那么,脫落的牙齒該如何保存?
一、乳牙脫位一般無須再植,恒牙脫位則能保則保。
從年齡上看,恒牙一般在六歲左右開始萌出,并依次接替乳牙。6 歲以后的孩子口里恒牙、乳牙并存。乳牙一般呈青白色或近白色,牙冠高度相對較短。而恒牙微黃,且前牙切明顯,大小較同名乳牙大。
二、如果是恒牙發生脫落,記住「快、放、回」三個要點。
快:牙齒掉落的瞬間,要馬上找回斷掉的牙齒,然后抓住牙冠的位置,將牙齒撿起來。千萬不能抓牙根,也不能擅自將牙齒擦干凈,以免牙根上的牙周組織細胞受損。
放:將牙齒放到濕潤環境,如牛奶或者生理鹽水中。如果沒有上述條件,可以簡單用清水溫和地沖洗干凈,放進牙齦的缺口中。這里要強調,不可用肥皂,也不要擦洗、晾干,更不要用紙巾或布包緊。之后一直堅持用手穩住或將牙齒咬住,直到去到醫院。如果是折斷的牙齒碎片,也可以放到牛奶中帶往醫院,斷掉的牙齒有可能用樹脂粘回原位。
回:30分鐘內送回牙科急診,越快送到醫院,牙齒植回的成功率越高。完全脫落的牙齒一般能在1小時內進行復位,超過兩個小時救活概率大大降低,即便救活存活時間也會大打折扣。
汕頭口腔醫療中心提醒,兒童的活動性較強,喜歡嬉戲打鬧、運動,常易發生意外事故,如碰撞、跌倒。如果面部先著地,牙齒很容易受傷,從而導致牙齒松動、折斷、脫位(牙齒脫離正常的位置)等,這稱為牙外傷。兒童發生牙外傷后,不論病情嚴重與否都應立即到專業的醫院或急診科就診,根據病情及孩子的發育情況,醫生會采用適合的方法保留年輕恒牙。牙外傷治療后一定要定期到醫院復查,視檢查情況如何及時進行相關處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