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了幾個學生都是不愛學習的,也就是厭學的那種,找個幾個學生。深入的談話后,發現孩子不愛學習有的是因為家長不管,態度比較放任。有的是嫌棄教授某一個學科的教師,對他印象不好,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而不喜歡這門課。還有的是因為前面沒聽懂,以后越來越聽不懂這門課,然后就不愛學習了。我們逐條分析
1.關于家長不管,然后自己就沒動力學習。這個原因,從表面看就是學生覺得家長不重視學習,所以自己就不愛學習。學習不是給自己學的,而是給家長學的。
2.某個學科教師對他不好,或者周圍學生都說這個老師態度差,所以就不愛這門課,用這種方式來對抗教師。
3.前面沒聽懂,后面的越來越聽不進去。導致不愛學習了。
上述三個原因中前兩個歸根到底是因為對待學習態度出了問題而厭學,后面是學習方式出了問題導致的厭學。不管哪一種厭學,我覺得對待方式可以分成兩步;
1.按照扶貧先扶志的方式,首先幫助學生確立能學好,會學好的信息。其實這一點我感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學好,因為這些課本上的知識都是二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的知識,那個時候古人都能總結出來,相信自己一定會能學會。那些定理,公式哪一個不是一二百年前的知識,放在現在你一定能學會。
2.幫助建立學習成就感。這一點非常重要,不論家長和教師在面對厭學的孩子時,一定要保持一顆久久為功的心態,切記嘲諷和打壓。切記以偏概全的否定,認為學習不好一無是處。其次就是一定要幫助他建立成就感,分步驟地幫助他解決一個一個的問題,一點點進步要及時表揚,任何的失敗都要包容。當學生有了一點點成就感后,要及時跟進,督促進一步解決更大的問題。慢慢地幫助學生把知識點重新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