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有用(讓孩子喜歡學習的方法技巧推薦)

shiyingbao

3步讓孩子學習上癮成為學霸

第一步:找到一個小而美的目標

家長會要求孩子在學習中設立目標,但是通常這些目標都很大,比如期中考試要得全班第幾名,語文要得到90分以上,數學要進入班級前三名。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孩子也許會每日苦讀,但是結果有時候并不能讓人滿意。

如果目標不能完成,孩子可能對學習失去信心:我每天這么辛苦讀書,成績還不理想,是我笨嗎?難道我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嗎?

一旦孩子產生這樣的想法,就會失去對學習的信心。

達倫·哈迪在告訴人們找到讓成功上癮的方法時,建議設定一個小而美的目標。

那么把這個理論應用到學習中,應該怎么用呢?

J媽建議,幫助孩子設立某一學科中的子項目的目標。

比如,孩子的目標可以是每天語文聽寫字詞全對,班級考察生字詞,孩子要做100分的那個孩子。

有了這個目標后,孩子為了完成這個目標需要采取的行為也很簡單,就是每天重復就可以了。

第二步:堅持下去。

堅持下去,可以看到簡單動作帶來的復利效應。

達倫·哈迪講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三個朋友,第一個人每天沒什么目標,第二人每天要減少125卡路里的攝入,每天堅持讀10頁好書,第三個人買了大電視,布置了舒適的環境,打算每天都要享受一下。

前18個月,這三個人沒有什么明顯的變化,但是到了31個月的時候,第二個朋友身體健康,工作得到了升遷,家庭更幸福了,第一個朋友沒有一點變化,而第三個朋友變成了大胖子,身體出現了很多信號。

這些都是堅持下去的結果。

孩子學習也是如此。

有個家長,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要求孩子每周背誦1首古詩,其實他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7天內,循環播放一首古詩,孩子記憶力很好,聽著聽著就記住了。

這位媽媽堅持了三年,等到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已經會背誦150首古詩,遠遠超過同齡人。

三年級的時候,古詩詞量達到300首,孩子除了語文成績特別突出外,其他各方面也都特別優秀。

我們選好了一個目標后,就要堅持下去,等待質變發生的那一天。

第三步:等待漣漪效應發生。

漣漪效應是指一件小事就能帶來很大的變化。

孩子堅持一件小事,等到質變發生,感受到努力帶來的質變后,就能感受到成為學霸的快樂,他開始期待更多地享受這種成就感,自己開始尋找更多的小而美的目標,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

比如孩子如果每次字詞考試都能全對,如果一直堅持,一個學期下來,孩子成為了班級里唯一一個每次都能全對的學生,這是一種多么大的成就感啊,這能給孩子帶來更多主動學習的動力。

一旦孩子在某一個微小領域取得一定成就后,他就開始想要把這種領域范圍擴大,漣漪效應開始起作用。

其實讓孩子成為學霸的方法很多,給孩子一個適合的支點,孩子就能逆轉不會學習,不愛學習的情況,方法簡答到難以置信。

現在孩子跟咱們小時候不一樣,心理成熟得多,有自己的想法,而且現在的學習方法更新換代很快,家長小時候用的那一套已經不夠用了。

跟有結果的人學習才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