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餐桌上的飲食搭配禁忌 健康飲食搭配

shiyingbao

一、食物搭配禁忌32種

1、豬肉+菱角,會引起肚子痛;

2、白酒+柿子,會引起中毒;

3、牛肉+粟子,會引起嘔吐;

4、洋蔥+蜂蜜,會傷眼睛;

5、羊肉+西瓜,會傷元氣;

6、蘿卜+木耳,會引起皮炎;

7、狗肉+綠豆,會引起中毒;

8、豆腐+蜂蜜,會引起耳聾;

9、兔肉+芹菜,會引起脫皮;

10、馬鈴薯+香蕉,面部會生斑;

11、雞肉+芹菜,會傷元氣;

12、香蕉+芋頭,會引起腹脹;

13、鵝肉+雞蛋,會傷元氣;

14、花生+黃瓜,會傷身;

15、甲魚+莧菜,會中毒;

16、紅薯+柿子,會引起結石病;

17、鯉魚+甘草,會引起中毒;

18、螃蟹+柿子,會引起腹瀉;

19、豆漿+雞蛋,失去營養素;

20、豆漿+紅糖,降低蛋白質營養價值;

21、米湯+奶粉,破壞維生素A;

22、開水+蜂蜜,破壞營養素;

23、小蔥+豆腐,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

24、牛奶+果汁,不利于消化吸收;

25、蘿卜+水果,可致甲狀腺腫大;

26、海味+水果,影響蛋白質吸收;

27、啤酒+海味,引發痛風癥;

28、肉類+茶飲,易產生便秘;

29、白酒+胡蘿卜,肝臟易中毒;

30、山楂+胡蘿卜,維生素C遭到破壞;

31、咸魚+西紅柿(或香蕉+乳酸飲料),產生強致癌物;

32、對蝦+維生素C,可致砷中毒;

二、飲食應合理搭配

在社會物質比較豐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怎樣吃得更科學或者說更有益于健康,是當前人們關注的話題。有人將當前人們在飲食方面的追求,概括為“吃雜”“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點。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還是應該將這四大特點結合,合理搭配,可能會更符合人們對各種營養的需求,對中老年人來說,合理搭配顯得更重要。

粗細搭配

科學研究表明,不同種類的糧食及其加工品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生理價值。糧食在經過加工后,往往會損失一些營養素,特別是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無機鹽,而這些營養素也正是人體所需要或容易缺乏的。以精*為例,它的膳食纖維只有標準粉的1/3,而維生素B1只有標準粉的1/50;與紅小豆相比二者少得更多。因此,老年人在主食選擇上,應注意粗細搭配。至于什么樣的比例最好,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資料,將來也不可能有,還是因人而異為好。不過,多吃雜糧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小米和紅小豆中的膳食纖維比精*高8倍~10倍,B族維生素則要高出幾十倍,這對于增強食欲,防止諸如便秘、腳氣病、結膜炎和白內障等都是有益的。我國很多地方的“二米飯”(大米和小米)、“金銀卷(面粉和玉米面)”都是典型的粗細搭配的例子,是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的。

葷素搭配

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應與植物油搭配,尤應以植物油為主(植物油與動物油比例為1∶2)。動物脂肪可提供維生素A、維生素D和膽固醇,后者是體內合成皮質激素、性激素以及維生素D的原料。據最新的研究報道,膽固醇還有防癌作用。每天進食少量動物油應是有益無害的。又如,老年人容易缺鈣,不妨經常用鮮魚與豆腐一起烹調,前者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后者含有豐富的鈣,將兩者合用,可使鈣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鮮魚燉豆腐,味道鮮美又不油膩,尤其適合老年人;而黃豆燒排骨,其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可提高二三倍。再如,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與肉類的搭配,如黃瓜肉片、雪菜肉絲和土豆燒牛肉等,由肉類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由蔬菜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不但營養素搭配合理,而且色澤誘人,香氣四溢,更使人食欲頓增。

酸堿搭配

我國勞動人民在與自然界的長期斗爭中,留下了很豐富的飲食文化,有待于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去發掘、提高。比如,南方有些地區講究把鱔魚與藕合吃。原來鱔魚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進蛋白質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較豐富的完全蛋白質,屬酸性食物;藕則含有豐富的天冬酰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屬堿性食物。這一酸一堿,加之兩者所含營養素的互補,對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起著很好的作用。實際上,我國人民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烹調習慣,有很多是屬于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搭配的。總的看來,動物性食物屬酸性,而綠葉菜等植物性食物屬堿性,這兩類食物的搭配對人體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也是葷素搭配的優點所在。因此,一些西方的科學家極力推廣中國的菜肴搭配和烹調方式。

三、7種食物搭配最致癌

有的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十分的豐富,但是如果和其他的食物搭配起來食用的話,不僅營養會消失,而且還可能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這7種食物搭配最致癌,快來了解一下吧。

油條加豆漿易致癌

相比較為西化“牛奶加雞蛋”,中國傳統“油條加豆漿”受到更多人喜愛。但“油條加豆漿”吃法同樣不利于健康,油條高溫油炸過程中營養素被破壞并產生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

此外油條跟其煎炸食品一樣都存油脂偏高、熱量高問題,早上進食不易消化,再加上豆漿也屬于中脂性食品,這種早餐組合油脂量明顯超標不宜長期食用。

建議:早餐最好少吃豆漿加油條,一星期不宜超過兩次;進食當天午、晚餐應盡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食物并注意多補充蔬菜。

牛奶與巧克力易發生腹瀉

牛奶的營養成分里面有著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元素,而巧克力含有大量的草酸,若、如果二者混在一起食用的話,牛奶中的鈣就會和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成一種不溶于水的草酸鈣,食用后不但不吸收,還會發生腹瀉、頭發干枯等癥狀,影響生長發育。

水果與海鮮不容易消化

吃海鮮的同時,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因為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遇到水產品中的蛋白質,會沉淀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人們吃海鮮后,應間隔4小時以上再吃這類水果。

菠菜與豆腐易患結石癥

豆腐里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菠菜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淀物不能被人體吸收,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而且還容易患結石癥。

海鮮與啤酒易誘發痛風

海鮮含有大量的嘌呤和苷酸成分,但是在啤酒的成分中則含有分解這兩種成分的重要催化劑,維生素B1。

如果吃海鮮時飲啤酒,會促使有害物質在體內的結合,增加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從而形成難排的尿路結石。如果自身代謝有問題,吃海鮮的時候喝啤酒容易導致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誘發痛風,以至于出現痛風性腎病、痛風性關節炎等。

火腿與乳酸飲料容易致癌

常常吃三明治搭配優酪乳當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飲料(含有機酸)一起食用,容易致癌。

因為為了保存香腸、火腿、培根、臘肉等加工肉制品,食品制造商會添加硝酸鹽來防止食物腐敗及肉毒桿菌生長。

當硝酸鹽碰上有機酸(乳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等)時,會轉變為一種叫做亞硝胺的致癌物質。因此,不要常常食用這類加工肉品,以免增加致癌風險。

四、這些食物混搭易導致腹瀉

有的食物單獨食用營養價值很高,被人體吸收的營養成分也多,但是如果和其他的一些食物搭配著起來食用的話,不僅營養會被喪失掉,而且還可能引發一些疾病。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有哪些食物混搭易導致腹瀉,一起來看看吧。

1、葡萄+牛奶

葡萄和牛奶不能同食,因為葡萄里含有果酸,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凝固,不僅影響吸收。嚴重者還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因此,應在喝完牛奶1小時后進食葡萄。

2、牛奶+橘子

如果在剛剛喝完牛奶之后就吃橘子橘子的話,不但會影響消化吸收,而且還會使人腹脹,腹痛,導致腹瀉。

這是因為在牛奶中的蛋白質一旦與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會發生凝固,從而影響牛奶的消化與吸收。

另外,除了橘子之外,在喝完牛奶的一個小時之內都不應該立即食用任何的酸性食物,比如杏、酸石榴等含酸較多的水果。

3、葡萄+海鮮

在吃海鮮的時候千萬別吃葡萄。如果在吃海鮮的同時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因為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海鮮中的蛋白質會凝固沉淀,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

吃葡萄后一定要漱口。有些葡萄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對牙齒有較強腐蝕性,易造成齲齒。

4、吃葡萄后立刻喝水

有關資料顯示,葡萄含糖類中的葡萄糖、蔗糖、果糖、木糖,含酸類中的檸檬酸、蘋果酸、枸櫞酸等。還含蛋白質、胡蘿卜素以及鈣、磷、鐵、鉀等營養成分,對大腦尤有補益作用。

葡萄食用不當也會導致身體不適。吃葡萄后不能立刻喝水,否則不到一刻鐘就會腹瀉。葡萄本身有通便潤腸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

胃還來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將胃酸沖淡了,葡萄與水、胃酸急劇氧化、發酵,加速了腸道蠕動,就產生腹瀉。

5、蜂蜜+豆腐

豆腐味甘、性寒、適當食用可以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而蜂蜜甘涼滑利,并且含多種酶類。

豆腐中又含有多種礦物質,植物蛋白及有機酸,二者混食易產生不利于人體的生化反應。所以吃了豆腐后,不能食用蜂蜜,更不宜同時食用。

6、黃瓜+花生

瓜切小丁和煮花生米一起調拌,作為一道爽口涼菜,經常活躍在許多家庭的餐桌上,許多男士喝酒時也喜歡來一碟花生米拌黃瓜丁。

其實,這樣搭配不是十分妥當。因為這兩種食物搭配可能會引起腹瀉。黃瓜性味甘寒,常用來生食,而花生米多油脂。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有侵權/違規的內容, 聯系本站將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