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顱腦術后常見并發癥有什么(腦瘤術后并發癥有哪些)

shiyingbao

顱腦術后常見并發癥主要有腦水腫、顱內感染、癲癇發作、腦脊液漏和深靜脈血栓。


1、腦水腫:


顱腦手術后腦組織可能出現反應性水腫,與手術創傷、血腦屏障破壞有關。表現為頭痛加劇、意識狀態改變,影像學檢查可見腦組織腫脹。治療需使用甘露醇等脫水藥物降低顱內壓,嚴重時需行去骨瓣減壓術。


2、顱內感染:


開顱手術破壞顱骨屏障可能引發細菌性腦膜炎或腦膿腫,多由術中污染或術后傷口護理不當導致。患者出現持續高熱、頸項強直等癥狀。需通過腰椎穿刺確診,治療需靜脈應用能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生素,必要時需手術清除膿腫。


3、癲癇發作:


約15%-20%的顱腦手術患者術后會出現癲癇,與腦皮層損傷、手術瘢痕形成有關。可表現為局灶性或全身性發作。預防性使用抗癲癇藥物如丙戊酸鈉可降低發作風險,發作時需保持呼吸道通暢并靜脈給藥控制。


4、腦脊液漏:


硬腦膜縫合不嚴密可能導致腦脊液經切口或鼻腔耳道漏出,增加顱內感染風險。表現為切口滲液或鼻漏、耳漏。輕度漏液可通過頭高位臥床自愈,持續漏液需手術修補硬腦膜缺損。


5、深靜脈血栓:


術后臥床制動易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血流緩慢、血液高凝狀態有關。表現為單側下肢腫脹疼痛。預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動、彈力襪穿戴,確診后需抗凝治療防止肺栓塞發生。


顱腦術后需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和神經功能變化,保持頭部抬高30度體位。飲食宜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逐步過渡到普食。術后早期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肢體被動活動,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恢復期可進行認知功能訓練和平衡練習,定期復查頭部影像學評估恢復情況。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