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打呼嚕需注意排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潛在疾病,并調整睡姿、控制體重等生活習慣。打呼嚕可能與肥胖、鼻咽部結構異常、飲酒等因素有關,長期未干預可能引發高血壓、心律失常等并發癥。1.調整睡
仰臥位易使舌根后墜加重氣道阻塞,建議采取側臥位睡眠。可使用防打鼾枕或背部固定裝置輔助保持體位,避免枕頭過高導致頸部屈曲。鼻腔通氣不暢者可嘗試抬高床頭15度。
2.控制體重
頸部脂肪堆積會壓迫上氣道,體重指數超過24需進行減重管理。通過低熱量飲食結合有氧運動,每周減重0.5-1公斤,腰圍男性應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80厘米以下。
3.戒除煙酒
酒精會松弛咽部肌肉加重阻塞,睡前4小時應避免飲酒。吸煙會刺激呼吸道黏膜水腫,建議完全戒煙。咖啡因飲品也需限制在下午3點前飲用。
4.治療鼻部疾病
過敏性鼻炎患者可遵醫囑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鼻中隔偏曲需考慮手術矯正。慢性鼻竇炎患者可選用桉檸蒎腸溶軟膠囊促進黏液排出,配合生理鹽水鼻腔沖洗。
5.醫學評估
伴隨日間嗜睡、晨起頭痛需進行多導睡眠監測,確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可選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重度患者可能需接受懸雍垂腭咽成形術或下頜前移術等外科干預。
建立規律睡眠時間表,睡前3小時避免劇烈運動與飽食。保持臥室濕度40%-60%,定期更換防螨床品。嘗試進行口咽肌訓練如吹奏樂器練習,若癥狀持續超過1個月或出現呼吸暫停現象,應及時至呼吸內科或耳鼻喉科就診。孕婦及兒童打鼾需特別關注,可能與腺樣體肥大等特殊病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