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的母乳喂養母親一般無須刻意忌口,但需根據嬰兒癥狀調整飲食。乳糖不耐受通常由嬰兒腸道乳糖酶不足引起,與母親飲食無直接關聯。
母乳中的乳糖含量相對穩定,主要由母親體內合成,不受日常飲食中乳制品攝入量的顯著影響。嬰兒乳糖不耐受癥狀多表現為腹瀉、腹脹、腸鳴等,若癥狀輕微,母親可繼續正常哺乳,同時觀察嬰兒反應。部分嬰兒可能對牛奶蛋白過敏,此時母親需避免攝入牛奶及其制品,但這屬于不同機制的問題。
極少數情況下,母親攝入大量乳制品可能導致母乳中乳糖含量輕微上升。若嬰兒出現嚴重水樣便、體重增長緩慢等表現,母親可嘗試暫時減少高乳糖食物如鮮奶、冰淇淋的攝入,但無需完全禁絕乳制品。母乳喂養期間保持均衡營養更為重要,可優先選擇低乳糖奶制品如酸奶、奶酪等。
建議母親記錄飲食日志并與兒科醫生溝通,通過嬰兒大便性狀、生長曲線等客觀指標判斷是否需要調整飲食。哺乳期每日應保證足夠鈣質攝入,可通過豆制品、深綠色蔬菜等非乳制品補充。若嬰兒癥狀持續加重,需及時就醫排除其他消化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