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斷骨頭后可以適量吃高鈣食物如牛奶、豆腐、黑芝麻,以及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三文魚、蛋黃,同時遵醫囑使用碳酸鈣D3片、阿法骨化醇軟膠囊、骨肽注射液等藥物促進恢復。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結合飲食與藥物干預。
一、食物
牛奶含有豐富的鈣質和優質蛋白,有助于骨骼修復,每日適量飲用可補充基礎營養。豆腐作為植物性高鈣食物,適合乳糖不耐受的老人,其大豆異黃酮還可能減緩骨質流失。黑芝麻的鈣含量超過牛奶數倍,可研磨后加入粥品食用,但需控制量以避免油脂攝入過多。三文魚富含維生素D和歐米伽3脂肪酸,能促進鈣吸收并減輕炎癥反應。蛋黃中的維生素D以生物利用率高的形式存在,每周攝入3-4個可滿足部分需求。
二、藥物
碳酸鈣D3片是臨床常用鈣補充劑,適用于鈣缺乏性骨質疏松患者,需配合陽光照射增強效果。阿法骨化醇軟膠囊為活性維生素D類似物,能直接調節鈣磷代謝,但腎功能不全者慎用。骨肽注射液含多種骨生長因子,可刺激成骨細胞活性,多用于骨折術后輔助治療。鮭降鈣素注射液能抑制破骨細胞活性,適用于高轉換型骨代謝異常患者。葡萄糖酸鈣鋅口服溶液適合合并鋅缺乏的老年患者,可同步改善傷口愈合能力。
骨折恢復期需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達到1-1.5克/公斤體重,可選擇魚肉、雞胸肉等低脂來源。適當進行非負重運動如水中行走、上肢抗阻訓練,有助于維持肌肉量并促進骨痂形成。定期監測血鈣、尿鈣及骨代謝標志物,避免補鈣過量引發血管鈣化。臥床患者應每2小時翻身一次,使用氣墊床預防壓瘡。心理疏導同樣重要,家屬需關注老人情緒變化,避免長期臥床導致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