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關閉不嚴可能由風濕性心臟病、退行性瓣膜病變、感染性心內膜炎、先天性瓣膜畸形、心肌缺血等因素引起,可通過藥物治療、介入手術、外科手術等方式干預。
1、風濕性心臟病
鏈球菌感染后引發的免疫反應可導致瓣膜增厚粘連,二尖瓣最常受累?;颊呖赡艹霈F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咳嗽等癥狀。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芐星青霉素控制感染,慢性期可選用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嚴重者需行二尖瓣成形術。
2、退行性瓣膜病變
年齡增長導致的瓣膜鈣化多見于主動脈瓣,表現為活動后胸痛、暈厥。輕癥使用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改善冠脈供血,中重度患者需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日常需監測血壓,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瓣膜負擔。
3、感染性心內膜炎
細菌侵襲瓣膜可造成穿孔或腱索斷裂,常見發熱、皮膚瘀點。血培養陽性者需靜脈注射注射用頭孢曲松鈉,聯合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療。合并贅生物大于10毫米或心力衰竭時,應盡早行瓣膜修復術清除感染灶。
4、先天性瓣膜畸形
胚胎發育異常可引起二葉式主動脈瓣等結構缺陷,兒童期多無癥狀,成年后出現心悸、乏力。輕度反流定期隨訪,進展期使用鹽酸貝那普利片減輕心臟負荷,重度狹窄需行ROSS手術置換肺動脈瓣。
5、心肌缺血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乳頭肌功能失調,引發二尖瓣暫時性反流。典型表現為心絞痛發作時胸骨后壓榨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緩解。需冠狀動脈造影評估血管病變程度,必要時行支架植入恢復血流。
心臟瓣膜疾病患者應保持低鹽飲食,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5克,避免腌制食品。適度進行步行、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以不誘發胸悶為度。術后患者需遵醫囑服用華法林鈉片抗凝,定期監測INR值。出現下肢水腫、咯粉紅色泡沫痰等心衰征兆時須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