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們要明白,預產期不是完全的分娩日期,胎寶寶并不是都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孕媽媽可以在37周后做好分娩的準備,不要太焦慮。尤其是超過預產期還沒有動靜,這是很常見的事情。一般只要不超過預產期兩周分娩,都屬于正常范圍。
只不過如果超過預產期一周,仍然沒有分娩征兆,孕媽媽還是有必要及時到醫院檢查,避免過期妊娠(超預產期兩周)。那么過了預產期,還不生,到底該怎么辦呢?
一、適當運動
如果預產期過了還沒有動靜,準媽媽就要加強運動。直立運動能促使胎兒入盆,同時還能鍛煉盆底肌肉,增加產力。不過,出去運動的時候要找人同行,以防突然有“緊急情況”。
二、監測胎寶寶的健康狀況
一般情況下,超過預產期還沒生,孕媽媽可以不用著急住院。但是要到醫院評估一下胎寶寶在子宮內是否安全。比如做胎心監護,胎盤功能和成熟度檢測,胎兒成熟度檢查,羊水情況等。
三、數胎動
胎動是肚子里的孩子向孕媽媽報平安的家書。過預產期后,孕媽媽就要格外注意胎動次數是否正常。
數胎動時,孕媽媽采取半坐位或側臥位,把兩手自然的放在腹壁上。正常胎動是:每小時明顯胎動不少于3-4次,12小時明顯胎動不少于30-40次。孕媽如果發現胎動明顯減少或明顯增多之后逐漸消失,都要警惕起來,隨時準備去醫院,越是到緊要關頭,孕媽越要多關注胎寶寶健康。
四、留意臨產前的征兆
讓很多孕媽媽發愁的事情,估計就是什么時候到醫院待產。如果出現以下這三個特征,啥都別想,趕緊收拾東西到醫院去:
1)出現有規律的陣痛,宮縮間隔時間越來越短;
2)破裂,有類似尿液的羊水流出;
3)見紅,這一特征可以說是即將開始分娩的可靠指標。
過了預產期很多孕媽都比較的著急,其實只要產檢什么都正常的話,孕媽們放松心情就可以啦,不要過多的擔心,有什么異常及時聯系你的產檢醫生或者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