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孕婦什么情況容易早產(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早產)

shiyingbao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早產不分國界、種族、膚色,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因此設立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

孕婦什么情況容易早產?

面對早產,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早產?

早產

指妊娠達到28周但不足37周分娩者,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為早產兒。早產兒各器官發育尚不夠健全,出生孕周越小,體重越輕,預后越差。

為什么會導致早產?

早產分為自發性早產和治療性早產。前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感染,營養不良,體重過輕,吸煙,宮頸機能不全,子宮畸形,多胎,羊水過多,精神壓力過大等等。

后者是由于母體或胎兒健康原因,醫生不得不在孕37周前終止妊娠,稱為治療性早產。

早產的先兆

早產的先兆表現缺乏特異性,真假早產難以識別,也有些早產并沒有臨產表現,又容易漏診。一般來說,早產通常會出現以下征兆:

★下腹變硬

若孕媽發現下腹反復性變硬、變軟,尤其是過度勞累后,需立即前往醫院由醫生綜合判斷。

★陰道出血

少量出血是即將分娩的前奏,但對于未足月的孕媽來說,卻是危險的信號,往往預示著早產,無論陰道出血多少,需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陰道流液

陰道不可控性流液,存在胎膜早破可能,孕媽也需要積極就診。

早產對身體的危害不容小覷,怎樣來預防呢:

1、育齡女性一旦發現懷孕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定期產前檢查,由醫生來評估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并進行處理,同時指導孕期衛生。

2、孕媽平日保持樂觀心態,盡量減少不良情緒。

3、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戒煙、戒酒;生活作息規律,禁止勞累,注意休息,合理膳食。

4、出現早產先兆,及時就醫。

5、存在反復流產或早產病史,可疑宮頸機能不全女性,可行預防性宮頸環扎術或者放置子宮頸托預防早產。

6、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孕酮制劑。

早產來臨,勇敢面對

● 充分休息。

●使用糖皮質激素,促進胎肺成熟。

●抑制宮縮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吲哚美辛栓)、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利托君)、阿托西班、硫酸鎂等等,根據不同的孕周以及宮縮變化,給予相應藥物。

●控制感染:注意白帶化驗,必要時行分泌物培養,給予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另外,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需終止早產治療:1.宮縮逐漸增強,無法控制或早產臨產;2.宮內感染 ;3.繼續妊娠對母體危害大;4.妊娠≥34周,應停止保胎治療,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