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尿床
最近迷上了健身,常常出一身的汗。有些寶媽寶爸和奶叔反映,家里小寶寶睡覺的時候也愛出汗,頭上亮晶晶,頸背濕噠噠。心細的家長就發愁,我家寶寶是不是體虛?是不是缺鈣?是不是發育不好?
別急別急,奶叔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寶寶睡覺愛出汗是咋回事。
寶寶天生出汗多
寶媽寶爸先放一放懸在半空的心。正常人都會出汗,如果大熱天不出汗,這倒是奇事,怕不是得了先天性汗腺閉塞癥?
嬰幼兒時期皮膚含水量較高,皮膚表層微血管分布也較多,新陳代謝旺盛,且活潑好動,因此寶寶比大人愛出汗。小嬰兒除了頭部之外身體其他部位的汗腺發育不完善,所以頭頸部出汗比較多。
大多是熱出來的
寶寶剛入睡后一兩個小時出汗較多,大多是正常表現,醫學上稱為“生理性多汗”,原因用一個字概括出來,那就是“熱”。到底怎么熱出來的,寶爸寶媽轉一圈就看出來了。
環境熱:天氣熱,室溫高,不動也要出汗。
穿蓋熱:老人總怕凍著孩子,自己覺得冷就給孩子加衣,穿蓋太多,自然要出汗了。
吃的熱:睡前喝奶或吃了其他高蛋白的食物,熱量來不及消耗,只能求助汗腺來加快散熱了。
動的熱:睡前運動量大,新陳代謝旺盛,產生的熱量多。
“演習”熱:植物神經負責控制“應激”及“應急”反應,嬰幼兒時期的植物神經發育不完善,寶寶睡了,它還在搞“演習”。所以有時候外界不熱,寶寶也會出汗,就像我們被嚇出一身冷汗的感覺。
以下癥狀多注意
愛出汗也不排除是病理性原因。前方高能!??!
佝僂病:多汗+枕禿+易受驚+煩躁不安;
結核病:多汗+低熱+消瘦+咳嗽;
甲亢:多汗+甲狀腺腫大+突眼+消瘦;
低血糖:多汗+面色蒼白+難過不安。
奶叔嚴肅道:發現以上異常表現,千萬不要自己下結論亂吃藥,要去醫院確診后進行對癥治療。如果寶寶飲食、睡眠、精神狀態和生長發育都很正常,那么寶媽寶爸就別自己嚇唬自己,靜待寶寶長大后,身上就漸漸干爽了。
最后提供一些讓寶寶舒服的小妙招:保持房間溫度相對舒適;臨睡前不要逗鬧寶寶;寶寶床品挑選純棉的,并及時更換;寶寶出汗后及時擦干,并適當減少穿蓋;保證寶寶足夠的水分或奶量的攝入,保持身體水鹽代謝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