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調奶粉其實是個技術活,賣奶粉自然應該會沖調奶粉,而沖調奶粉又涉及到奶瓶消毒、洗手注意衛生、倒奶粉、搖晃、測試溫度等步驟,本文輔以圖片,更直觀地予以闡述,以期對大家有所幫助。
1
第1步-清洗器具
首先,用清水將奶瓶和奶嘴清洗干凈。奶瓶主要為玻璃材質和塑膠材質,其中塑料材質的建議頂多再用熱水稍微燙過即可。如果要幫很小僅數個月的嬰兒泡奶,且使用的是玻璃材質奶瓶,則可將器具煮沸消毒過;但通常以一般方式清潔即可。
2
第2步-洗凈雙手
人的雙手容易暗藏細菌及病毒,如不洗凈,難免會影響寶寶健康。
3
第3步-倒入煮沸后的溫熱開水
將煮沸過的溫熱開水(水壺燒開或熱水器皆可)倒入奶瓶中,水溫參考奶粉罐上的指導,一般為40-60℃,水量應視奶粉罐上的沖泡指示倒入適當水量。
4
第4步-倒入奶粉
使用奶粉前,務必先閱讀罐上說明,然后使用所附湯匙,而每次舀出的奶粉皆須為平匙,以免破壞當初設計的濃度;唯不建議自行任意調整濃度。奶粉量視寶寶食量及說明為基準。
5
第5步-搖晃溶解奶粉
一般的溶解搖晃法多為順時針一圈圈搖晃,也可以用手搓動奶瓶,或者左右輕微搖晃,但也可視個人習慣而定,不宜振幅過大,弄出起泡。
6
第6步-隔水降溫奶瓶
對于40-60℃沖調后的奶水,如果溫度較高(一般建議37℃),可先裝一碗水,再將泡好的奶瓶放入其中隔水降溫,以降低溫度至寶寶可食用的狀態。
7
第7步-測試溫度
最后,在哺喂之前,搖一搖奶瓶使奶溫均勻,先滴幾滴奶水在手腕內側,確認溫度適宜即可。
此外,沖調時要注意如下事項:
1.嬰兒特別容易在喂奶中因為細菌的傳遞受到感染,在沖奶之前先用清水及肥皂洗手,以保護嬰兒免受病原菌的侵襲;
2.奶嘴洞口可分為圓洞、十字型或Y型,體重較輕或吸吮力較弱的的嬰兒宜用大小合宜的圓筒奶嘴,十字型或Y型奶嘴奶瓶倒置,奶不會流出,稀釋吸吮較佳,或較大的孩子。
3,如果奶嘴洞口太小時,嬰兒會厭煩而哭鬧不安或因吸吮太累而睡著影響攝取奶量,太大易嗆到或者吸入太多的空氣而吐奶;
4.用滾燙開水沖泡奶粉,易結成凝塊,可能造成嬰兒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