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字好聽的明星(名字好聽的8位女星)

shiyingbao

名字是一個人的一張名片,現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未見人,先聞名,因而擁有一個讀起來瑯瑯上口,又有內涵、有文化底蘊的名字,不僅讓人一下子就記住了,還會莫名讓人頓生好感。

以下這8位女明星的名字,聽起來好聽,寫起來好看,還特別有意義,更是透著一股子詩情畫意。

一、江疏影

說到名字好聽的女明星,相信很多人第一個就想到了江疏影,她的名字取自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疏影”這倆字的音好聽,也很有詩意,最厲害的是,跟她的姓氏也是絕配。

光一聽這個名字,就有一個溫婉可人,頗具才情的小美人形象浮現在眼前了。

而事實上,江疏影也確實沒有辜負這個名字,她十幾歲就出落得亭亭玉立,之后順勢考進了上戲。

從上戲畢業之后她又出國讀了研究生,2012年歸國后憑借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里的校花阮莞一角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在圈的這些年,她的名字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有很多節目都提到過她的名字,之前《一站到底》里有一個學霸在現場解析過她的名字。

在《恕我直言》里她自己也聊起過關于名字的故事,她說家長給她取這個名字是希望她在人生中能夠御寒而上,遇到了困難越挫越勇。

當時,李誕還打趣說那怎么不叫“江越挫”或者“江挫勇”呢?

瞧瞧,差不多的意思,意境卻是全然不一樣了,這就是中國文字的魅力。

去年她主演的《三十而已》在韓國播出之后,很多網友說她的名字韓味兒十足,登月碰瓷說她這“姜素英”是個韓國名字,甚至說她長得就像韓國人。

這個話題引起了國內網友的熱烈討論,隨之登上熱搜。江疏影當日在國外的社交平臺上言簡意賅地發了這句詩,正面回應了自己名字的由來。

二、沈傲君

沈傲君是2000年左右紅極一時的古裝美女,她在《天地傳說之寶蓮燈》里飾演單純善良的踏雪仙子;在《大唐情史》里飾演刁蠻任性的高陽公主;在《神醫喜來樂》又搖身一變,成了風情萬種的老板娘“賽西施”。

她的長相溫婉大氣,一雙眼睛如絲如媚,讓人過目難忘。

而她的名字,與她這張美艷的臉也十分相稱,有一種傲視群芳,舍我其誰的傲嬌感。

不過,這是她的藝名,她的本名叫趙燕,聽起來就平平無奇多了。

考大學之前她自認自己是一個丑小鴨,沒敢報考表演系,在上戲讀的紀錄片編導系。但是畢業之后她對光鮮亮麗的演員生活也挺向往的,于是機緣巧合之下簽約了香港的嘉禾影視公司。

到了公司之后,她主動提出讓公司給她取一個藝名,當時經紀人拿了三十多個名字供她挑選,大部分都是隨她的本姓“趙”而取的,但她卻在一堆名字中一下子就被“沈傲君”三個字擊中了。

她一讀覺得瑯瑯上口,不管是用粵語還是普通話念起來都好聽,寫出來也非常大氣。

就這樣,從20多歲開始她有了新的姓和名,也開始了新的人生征途。

三、莫文蔚

莫文蔚的名字出自《易經》:“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大概意思是老虎長大后,身上的皮毛花紋變得鮮艷多彩,君子也應象豹一樣成長,逐漸變得強大、美好。形象事物在不斷革新,不斷發展壯大、并越變越好。

文蔚跟文炳一樣,意有燦爛、華美、盛大之意,這樣的字眼作為名字,除了讀起來好聽,也包含了長輩對于她寄予的厚望。

莫文蔚曾在《經典詠流傳》中表示名字是奶奶給她取的,足以證明奶奶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頗深。

據悉,她的奶奶名叫羅惠德,出生于香港的一個顯赫家族,曾在復旦大學進修過中國文學。

莫文蔚出身書香門第,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后也成了一個精通五種語言,畢業于名牌大學的才女。

也就是說,如果不當歌手,憑借她的一身才學,她在其他的領域也可以發展得很好。

而進入演藝圈之后,她不僅有無數傳唱度極高的歌曲問世,還主演過《喜劇之王》《大話西游》《食神》《墮落天使》等諸多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獲得過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都說人如其名,她確實是在一步步變大變強,變華麗。

四、詠梅

從大的方向來說,每個時代的名字都有每個時代的印記,比如五六十年代“建軍”“建國”“興華”“梅蘭芳菊”是主流,現在子涵、梓萱是撞名最多的。

“梅”字作名其實很常見,尤其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女性使用很廣,但梅配上其他的姓氏多多少少有點大眾化,而配上“詠”,一下子就高雅脫俗了,讓人立馬聯想到了主席的那首《詠梅》。

在詠梅身上,總有一種溫柔如水、不疾不徐、從容淡定、歲月靜好的感覺。

這也正與詩里的那句“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契合。

很多人看到詠梅溫柔的一面,以為她是南方人,是水鄉女子,但其實她是內蒙古人。她的蒙語名字叫森吉德瑪,意為仙女,“詠梅”是父親為她取的漢語名字。

她從小受父親的影響飽讀詩書,17歲就考進了211大學學企業管理。也正因為這份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和溫婉的長相,讓她從金融行業跨到了娛樂圈。

入行后她當過主持人,出演過不少影視劇作品 ,像《浪跡天涯》《中國式離婚》《人到中年》等,但一直都是戲火人不紅。

一直到2019年憑借《地久天長》斬獲了柏林、金雞兩個影后,她才開始在中年爆紅。

五、張靜初

第一次知道張靜初這個名字是在一則電視廣告上,那時候電視還不高清,我一個不留神看成了“張靜動”,心想:好好的一個女孩子,咋還“進洞”了呢?

許久之后才知道,原來人家叫靜初!不禁感慨多么好聽的一個名字啊!

當然,靜初也是她的藝名,她的本名叫張靜。

這個“初”字可謂是點睛之筆,一下子就讓本來重復率極高的名字個性化了,還多了一些詩意在里面。

一般人一聽到這名兒,就會不自覺地聯想到一個溫婉內秀的古典美人形象。

剛出道那會兒,她也確實是在不少古裝劇中塑造了婉約可人的古裝人物,像《三少爺的劍》里的朱芊芊,《愛情寶典》里的詹淑娟等等。內雙的大眼睛,清秀的面容,哪怕是演配角也讓人印象深刻。

后來她開始進軍電影市場,甚至試圖走向國際,也曾有過短暫的高光時刻。

但不知道從哪一天起就突然啞火了,接著就是被“導演太太團封殺”等各種負面新聞,去年又因為倡導吃素被群嘲,人氣再度暴跌。

回望她的演藝之路,她好像離“靜”“初”越來越遠了。

所以,演員還是好好演戲吧,其他的都是虛的。

六、俞飛鴻

有人說俞飛鴻的名字,是出自蘇東坡的詩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雖然沒有找到俞飛鴻談及自己名字的相關資料,不過她的父親畢業于清華大學,母親畢業于浙江化工學院,兩個學霸取出這么知性的名字,完全不出人意料。

出身書香世家的俞飛鴻從小被父母培養琴棋書畫,長得也十分漂亮,于是很小的時候就像開了掛一樣,6歲開舞蹈學校挑中學舞蹈,8歲又被挑中出演了電影《竹》。

《竹》公映后俞飛鴻在當地成了小有名氣的童星,但父母并不希望她從事演員這個職業,她只好按部就班地考了普通大學學了外貿專業。可上了一年之后她發現自己并不喜歡這一行,之后她大膽退學,并于次年考上了北電。

畢業后她曾留校任教,后來又赴美留學,回國后憑借《牽手》打響名號,之后《小李飛刀》《三少爺的劍》等劇讓她成為家喻戶曉的女星。

這幾年她的作品比較少,但熱度一直都在。如今51歲的她跟當年的“驚鴻仙子”沒有什么區別,不打針、不扮嫩,是圈里真正的“凍齡女神”。

七、東方聞櫻

一個復姓的名字,從姓氏上就已經贏了一半。但如果叫鐵蛋,二牛什么的,再好聽復姓也拯救不了。

而東方聞櫻這個名字,則是姓和名都絕了!一聽就感覺似有一陣春天里櫻花的芬芳撲面而來,沁人心脾……

待見到她的樣子后,你會發現:呵,這名字與她真是太契合了,簡直驚艷!她的美貌讓這個名字更加仙氣飄飄,這個名字則讓她的美更加清麗脫俗。

總之,不管是先看到她的人,還是先得知她的名,都會過目難忘。

她出生于一個電影世家,長大后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演員,起初在武漢兒童藝術劇院工作,后來因出演87版《紅樓夢》里的探春一角而走紅。

她的長相明艷大氣,眼睛大而有神,眉宇間有一股英氣,完美地契合了《紅樓夢》里描寫探春“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這一特質。

不過,她的演藝生涯比較短暫,她30多歲就轉行做了制片人,制作過《女子監獄》 《走過斑馬線》《追趕太陽的人們》等數十部影視作品,多次獲得飛天獎、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等榮譽。

八、譚松韻

劉禹錫的詩歌《百花行》有云:繁紫韻松竹,遠黃繞籬落。

譚松韻的父母取“松韻”二字作為女兒的名字,想必是期盼她像柏松一樣堅毅勇敢。

“韻”字柔和“松”字帶出來的剛毅,柔美了許多,更適合女孩兒用,意境也更加悠遠了。

譚松韻在宣傳《錦衣之下》時曾透露,她媽媽懷她的時候肚子特別大,以至于以為懷的是雙胞胎,當時譚媽媽想了兩個名字,一個是晶晶一個是瑩瑩,意為“晶瑩剔透”。

但生下來發現只有她一個,要上戶口了還沒有想到名字,就叫了“譚晶晶”。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她讀二年級,后來覺得得有一個正式點的名字,就改成了譚松韻。

雖然“晶晶”也很好聽,但不得不說叫“松韻”更加有文化氣息了。

譚松韻從小就萌生了進演藝圈的想法,父母也對此表示大力支持。她從15歲開始演戲,21歲憑借《甄嬛傳》里的淳兒一角被觀眾熟知。

這幾年她逐漸發力,儼然成了90后女演員的中堅力量,主演的《以名人之名》《錦衣之下》《錦心似玉》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她的青春,如松柏般蒼勁,年過三十演學生都毫無壓力。

以上這八位女星的名字個個都非常有詩意,不僅讀起來好聽,還特別有內涵。

你印象中還有哪些女明星的名字也好聽且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