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宜
1 、外出曬太陽,帶好口罩
孩子的抵抗力本來就低,加上現在疫情沒有完全過去,最好給孩子帶上口罩,小區的花園或者公園里有陽光的地方。(這里說的是冬季,如果是夏季,一定要找陰涼地,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眼睛)
不過,對于新生寶寶,就不要外出了。
可以在家中陽臺上或是平臺陰涼處,打開窗戶(如有風,不建議開窗)曬太陽。
曬太陽時間不宜過長,每次 15~30 分鐘,每天多曬幾次最好。
2 、及時給孩子補水
小寶寶,皮膚鎖水能力差,曬太陽過后,喝一些溫開水能補充水分,避免口渴和皮膚干燥。
大孩子在外面玩耍出汗多,水分流失地快,也要及時補水。
3 、時刻觀察孩子的情況
有些寶寶在曬太陽時會出現頭暈、皮膚潮紅、出汗過多、脈搏加速等情況。
所以,月嫂或者其他照顧者要留意觀察,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要暫停曬太陽,立即將孩子挪到陰涼處,把外衣解開,并補充水分。
回家后可以給寶寶脫掉外衣,適量飲用淡鹽水,或者用溫水擦拭身體。
三不宜
1 、不宜為了給寶寶“去黃疸”,過度依賴曬太陽
曬太陽確實能降低膽紅素水平,但需要孩子光著身子,長時間、大面積地接受太陽曝曬才有效。
而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嬌嫩,長時間暴曬容易導致皮膚和眼睛灼傷。
此外,香港衛生署曾明確指出,曬太陽并不是給孩子退黃的正確辦法。
大部分寶寶都屬于生理性的黃疸,多吃多拉自然會退下去,并不需要曬太陽幫助退黃。
如果黃疸指數真的非常高,也該用更加穩妥的藍光照射來治療。
所以,給寶寶曬太陽,是對去黃疸有好處的,但是,要把它當成退黃的治療方法來看,就不太合理了。
2 、不宜為了“補鈣”而去曬太陽
多給孩子曬曬太陽能補鈣,想必很多家長都會對這樣的說法表示贊同。
曬太陽的確跟補鈣有點關系,但關系比較曲折,直接說曬太陽能補鈣是不科學的。
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身體合成的并不是鈣,而是維生素 D 。
維生素 D 能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但曬太陽產生的維 D 簡直是少得可憐,每天不間斷曬 12 個小時,估計也滿足不了孩子成長需要的維 D 的量。
指望著曬太陽促進鈣吸收,結果很有可能是,鈣吸收地一般般,孩子倒是會被曬得黑黝黝。
如果想要通過補維 D 來獲得更好的鈣吸收,完全可以選擇更直接的方式。
比如吃維 D 制劑。通常來說,每日攝入 400 IU 的維 D 制劑,就足夠寶寶每日所需了。
所以,太陽還是要曬的,但是不宜依賴曬太陽來給孩子補鈣喲~
3 、不宜長時間讓太陽直射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6月齡以下的小寶寶,要避免陽光直射,所以最好選擇有陰涼的地方曬太陽,同時給孩子做好防曬。
夏秋季早上9點之前、下午4點以后,冬春季上午10點以后,下午3點以前,陽光中的紫外線較弱,空氣中氧的含量較高,適合帶孩子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