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肚臍非常的脆弱,如果家長護理不好,很容易受到細菌感染。癥狀輕的會引起肚臍周圍發炎,若是重一點可能會造成敗血癥,所以,家長們對寶寶肚臍的護理可不能輕視。如果寶寶肚臍出現下面幾種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
出現滲血
在新生兒的臍帶還沒有完全脫落之前,一定要注意肚臍部位的干爽衛生,家長在給寶寶穿紙尿褲時,盡量不要覆蓋到肚臍,避免尿液浸濕肚臍。另外,家長要時常觀察包扎臍帶的紗布有沒有滲血,如果發現滲血,一定要去醫院,讓醫生重新包扎用藥。若是沒有滲血,家長每天只要用棉簽蘸碘伏擦拭臍帶處即可。此外,家長可以選擇碘伏棉簽,不需要使用瓶裝的碘伏,只需要拿出棉簽就能夠輕松的給寶寶擦拭,使用方便也更衛生。
有血性分泌物
一般情況下寶寶的臍帶會在7天左右脫落。臍帶脫落以后,臍帶處還會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出來,這時候家長可以繼續使用碘伏棉簽為寶寶清潔肚臍,防止肚臍被感染。此外,肚臍愈合的過程中,經常和衣服或者紙尿褲發生摩擦,會出現少量的淡黃色液體,這都屬于正常現象,家長不要擔心。但是如果這些滲液有異味,可能是臍帶感染,這時要帶寶寶及時就醫診斷。
肚臍肉芽腫
等到臍帶脫落以后,如果臍帶根處被異物感染,肚臍處會長出小小的肉芽,大概有一厘米左右,表面有少量的黏液或者血性分泌物,長時間不能愈合,家長一定要帶寶寶上醫院,讓醫生根據情況治療。
臍茸
如果臍帶脫落以后,肚臍處還有紅色的腫物,像小息肉一樣,同時有少量的分泌物出現,醫學上稱為臍茸。臍茸和肉芽不同,它是在胚胎時期的卵黃管殘留物,但是它和肉芽腫的治療方法一樣。
臍瘺
臍帶脫落以后,寶寶肚臍正中間如果有腸內物從中流出,并且帶有惡臭味,周圍的皮膚也出現糜爛,說明卵黃管沒有完全閉合,家長要帶他醫院進行切除治療。
臍疝
如果家長發現寶寶肚臍處有圓形或者半圓形的腫物,當寶寶哭的時候增大,安靜時恢復正常,這是由于肚臍的腹直肌鞘沒有完全閉合,導致腹壓增高,腹膜和腸管在肚臍處向外突,出現的的臍疝現象。小的臍疝在寶寶一歲左右就會自行愈合,大的臍疝需要等寶寶四歲左右進行手術根治。
總而言之,家長一旦發現寶寶的肚臍有異樣,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就醫。不要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寶寶也能少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