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意圖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大班幼兒在生理方面有了明顯的發展,身體各項技能也有較明顯的提高。適度創造與幼兒年齡相適應的“困難”,使運動環境、材料具有適宜的挑戰性,會使幼兒更好的通過富有挑戰性的游戲,體驗到參與運動的快樂與戰勝困難、不斷挖掘自我潛能與智慧的自豪感。
教學目標
1.匍匐前進、增強幼兒上、下肢力量。
2.發展幼兒平衡,協調能力。
教學準備
1.地雷若干(易拉罐中裝沙并封好口,四個一扎),彈藥若干(大號塑料并中灌滿水),手榴彈若干(沙袋),輪胎五只,矮墻四座襯衫盒),小山洞(拱門),電網兩張(包裝繩),敵人頭像兩個。
2.活動場地布置。
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
(1)講述活動內容,引起幼兒興趣。
(2)四路縱隊跟音樂做熱身運動。
2.基本部分
(1)練習“電網”下爬過,論如何爬才能既快又不碰到“電網”。
①幼兒反復實踐,教師觀察指導。
②請幾位幼兒表演各種爬的方法,幼兒觀察、比較哪種方法既快又不碰到“電網”。
③練習內容――匍匐前進,教師示范講解。
④練習匍匐前進。
⑤表揚爬的既快,又沒碰到“電網”的偵察兵。
(2)第一次練習――小山洞。
①講解游戲玩法并提出要求,做正確示范,側身鉆“小山洞”,穩穩地走過“小橋”,來到“草地”,小心地爬過“草地”,不要碰到上面的“電網”,爬過“草地”后快跑回來。
②巡回練習,教師指導。
③表揚鼓勵動作敏捷又能干的偵察兵,并請兩位匍匐爬過“草地”動作完成較好的幼兒做示范,師幼分析動作要領,再次練習。
(3)第二次練習――排除“地雷”。<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
①講解游戲玩法提出新要求,正確示范,連續跳過幾座“矮墻”后,來到“雷區”,排除“地雷”后,攜“地雷”穩穩地走過“小橋”,把“地雷”放在安全區(籮筐里),小心地爬過“草地”后,快跑回來。
②巡回練習,教師指導。
③表揚鼓勵動作敏捷能干的偵察兵。
(4)第三次練習――炸敵堡。
①講解游戲玩法提出新要求,正確示范,讓幼兒按要求爬過“草地”后,拿“手榴彈”投向“敵人”,然后快跑回來。
②巡回練習,教師指導。
③表揚鼓勵動作敏捷的偵察兵。
3.結束部分。
跟音樂做放松活動。整理場地,回教室。
教學反思
活動中氣氛活躍,效果較好,幼兒積極性高?;顒又欣蠋熤皇菐椭?。從開始的自由探索到最后游戲環節目標的實現,都是通過器材提供完成的。老師通過器材暗中引導。這樣做不至于硬拉著幼兒往自己設計的活動模式上套,而又激發了幼兒主動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就實現了教育目標,學到知識技能。充分調動幼兒主動性積極性,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學習,輕松、愉快地參加集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