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討論親子育兒知識,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

shiyingbao

為家長提供0-6歲兒童成長、教育、家庭及用品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實用信息,以及各方面的懷孕知識。

新生兒護理

照顧新生兒非常脆弱,需要全方位有針對性的護理,主要是臍帶護理、適宜的環境、合理的喂養、保證睡眠時間、頻繁更換尿布、皮膚護理等,以確保新生兒的健康成長。
1、臍帶護理

新生兒出生后,切斷的臍帶會留下一小部分臍帶殘留,一般在2周左右脫落。因此,在臍帶脫落之前,需要用75%的酒精對臍帶殘留和周圍皮膚進行消毒,每天兩次,以保持臍帶干燥。洗澡時避免臍帶沾水。

二、環境適宜

室內需要保持通風,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溫度適宜(冬季24~25℃,夏季27~28℃),濕度50%~60%,保持環境安靜,避免過多人來訪,過于吵鬧。
三、合理喂養

新生兒可以先喂一些母乳,如果沒有母乳,也可以讓孩子先吮吸乳頭,這樣可以增加與寶寶的親密關系,有效促進母親自己的乳汁分泌。

四、保證睡眠時間

新生兒睡眠時間長,除按需哺乳外,盡量不要打擾孩子的睡眠,如洗澡、穿衣、換尿布、喂藥等護理時間要集中。
五、勤換尿布

新生兒皮膚非常嬌嫩,應經常換尿布,尿后,用水沖洗,少用濕巾,保持臀部皮膚干燥,預防尿布疹,注意尿布長度不超過肚臍,避免尿布反復摩擦肚臍甚至污染肚臍。

六、皮膚護理

我國新生兒洗澡護理推薦出生 24 小時后,你可以每天洗澡 1 第二,給新生兒洗澡的時間建議哺乳前或哺乳后1~2小時,同時在給新生兒洗澡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使用清水或新生兒溫和性質的沐浴露;
注意控制室溫和水溫,室溫應控制在26℃左右,水溫應控制在38℃左右;
動作要輕柔,不要洗太久,洗澡后立即擦干,并適當涂抹乳液,保持皮膚濕潤。
新生兒疾病
大多數嬰兒出生后不能完全適應外部環境,特別是在天氣溫度低、新手父母護理不到位的情況下,新生兒容易患上黃疸、肺炎、濕疹、絞痛、紅屁股、鵝口瘡等疾病。
1、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新生兒出生后一般生理性黃疸3~5天出現,10天左右逐漸消退,病理性黃疸出生24小時非常明顯,持續時間長,2周以上,病理性黃疸發生早,癥狀嚴重,持續時間長。

二、肺炎

新生兒的免疫力相對較差,所以一旦感冒或接觸上呼吸道感染,就很容易被病原體感染,從而形成肺炎。此外,早產兒很容易吸入胎兒糞便,導致吸入性肺炎。
三、濕疹

由于新生兒皮膚相對嬌嫩,加上免疫力低下和周圍環境因素,容易出現過敏性皮膚病,特別是在夏季,新生兒容易長濕疹,濕疹一般反復發作,導致新生兒瘙癢難以忍受,易怒。

四、腸絞痛

由于新生兒在消化道中分解的消化酶較少,而母乳或奶粉中含有過多的糖和蛋白質,他們會患上絞痛,許多新生兒會因為絞痛而在夜間哭泣。
六、鵝口瘡
由于新生兒口腔粘膜相對脆弱,容易感染或擦傷,霉菌感染容易出現血白斑,即學名鵝口瘡。
新生兒辦證

新生兒出生證明需要在出生后30天內辦理。在辦理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時,可能會在三個月內延遲辦理出生證明。但是,不同地區、不同醫院對出生證明的辦理時間會有一定的差異。

辦理出生證的流程

接產醫院出具的《出生醫學證明》首次出具登記表;
確定新生兒姓名,不能更改;
新生兒父母有效二代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新生兒母親不能親自辦理,請填寫授權委托書;
如果辦理人不是父母一方,請代理人提供二代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嬰兒床選擇
一張好的嬰兒床不僅能給寶寶無盡的夢想,還能保證寶寶的安全,給寶寶父母一種平靜和安心。因此,在選擇嬰兒床時,需要從安全、功能、尺寸等方面考慮。
通常,即使你買了一張質量合格的嬰兒床,也會有味道,但也有辦法解決嬰兒床甲醛超標的問題,主要是通過通風法、植物除臭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去除甲醛的味道,但家長最好提前幾個月購買嬰兒床。
嬰幼兒疫苗

由于嬰兒出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母親抵抗傳染病的能力會逐漸減弱和消失,為了保護兒童的健康,不同年齡需要接種不同的疫苗,常見的疫苗有肺炎球菌、水痘、三、五、口服輪狀病毒、腮腺炎、手足口病、腮腺炎等。

1、0~6個月預種

當嬰兒滿4個月時,需要口服第三個小兒麻痹癥糖丸,即完成全過程的基本免役,在嬰兒體內產生足夠的抗小兒麻痹癥抗體,可維持2-3年,4歲左右應再次服用,以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從嬰兒出生后3個月開始,第一次接種百白破三聯疫苗,然后在出生后4個月和5個月內再次接種,即嬰兒體內產生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等三種傳染病抗體。
2、預種6個月以上
7-9個月的嬰兒需要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麻疹疫苗后,嬰兒可以預防麻疹。目前,規定嬰兒8個月時應接種麻疹疫苗。接種時,應在嬰兒手臂外側進行皮下注射。
3、一歲嬰兒預種
嬰兒1歲時應接種流腦疫苗和乙腦疫苗。流腦疫苗分為四類。不同的類別有不同的年齡組。一般來說,一歲左右的嬰兒需要接種一組流腦多糖疫苗,可以有效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