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空書城(當當書城)

shiyingbao

2019年8月12日

朵云書店旗艦店正式開幕

臺風洗禮過后的上海更加閃閃發光

高高矗立的上海中心就是上海的燈塔

那么朵云書店便是這塔上的明燈

 


朵云書院旗艦店是上海的一盞明燈

Wutopialab應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的委托

在中國最高建筑上海中心52層設計了

水墨設色的(ink and wash)朵云書院旗艦店

朵云書院旗艦店是個小型的空中文化綜合體

它由七個功能區組成

涵蓋書店,演講,展覽

咖啡,甜品和簡餐等不同功能

總共2200平米

共有60000冊書籍和2000種文創用品

239米高處的旗艦店

是目前全世界絕對高度最高的商業運營書店

書店是上海中心

這個垂直城市的重要的公共文化場所

也是上海的重要的文化地標

 


從這里看出去上海有如夢境

現場2200平米

經過每天100位工人

依據設計師300多張圖紙60天施工

其中15天運輸260噸書架上239米高處

150人兩班倒10天安裝完成

之后35位書店員工4天把60000冊書籍

和2000件文創產品上架

6天整理完畢

朵云書院旗艦店終于優雅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它證明了一個道理

所有艱難的思考和訓練

在最后都要表現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輕松

這就是上海


 


寶藏圖

我們會覺得

在朵云書院旗艦店度過這么一天

并且在那時一定是幸福的

  


書店入口

-朵云書院旗艦店-

-是建筑師獻給上海的一本散文集-


經過三年的策劃

大家最后決定在最高的上海中心里

建造一座夢境里的書店


-前言:女兒的話-

我很羨慕女兒精致的調色

可她對我說

爸爸你最強的是空間感啊

 


書店入口

無論摩天樓外型看上去有多復雜

在拓撲學上看

都是一樣的

圍繞著核心筒布置的環形空間

朵云書院旗艦店占據了整個樓面的出租空間

進深淺而流線長

容易單調

所以我把朵云書院看成

一個有不同情節組成的系列故事

我用節制的色彩和對偶來講述這組故事

 


平面圖


第一次在52層勘地那天

是個陽光飽滿的午后

我被那平和靜謐的感覺所打動

我突然想只有黑白片

才能恰如其分有質感地表達那個片刻的感動

 


軸測圖

-先造一座白色的山-

第一次從52樓電梯間出來

封閉的場地讓一切暗淡

我心里說一定要有光

我站在南花園

看著壯觀的黃浦江曲折而過

我覺得仿佛在山上

我馬上決定造一座白色抽象的山

它由半透明的書架構成

層層疊疊在電梯間盡頭展開

這是開門見山

相互掩映的山洞的盡頭是波瀾壯闊的天空

天空和城市就應該是這個書店設計的一部分

地面要光潔可鑒

晴朗的日子里可以反射云蒸霞蔚的天空

這一切都讓這山漂浮起來

成為上海日常的奇跡

 


白書房(山水)

 


白書房(山水)

 


白書房(山水)

 


白書房(山水)

 


白書房(山水)

 


白書房(山水)

 


白書房(山水)

-把自己躲在夜色中-

但你在太亮的壯觀的空間站久了

你一定會想舒服地躲起來

于是在北側

我用圓形書架圍合成一間間黑書房

它是上海中心的秘境

它也是隱蔽的書店

它默默地生長

一個個圓形彼此聯系并向外擴張

每個圓形獨立但都可以緊密地包裹著你

輕輕地咬著你

你陷入圓形

它仿佛就是思想

你可以在思想中

漫游,迷失,停下來發呆

或者徑自跑開

 


黑書房(秘境)

 


黑書房(秘境)

 


黑書房(秘境)

 


黑書房(秘境)

 


黑書房(秘境)

 


黑書房(秘境)

-一只警犬-

助理告訴我

上海中心有一只警犬

專門用來檢查裝修公司的貨車里

有無違禁的裝修物料

上海中心物業從嚴格消防管理出發

要求墻地頂的材料只能是A級防火材料

不許任何不用于裝修

同時低于防火要求的材料上樓

所以工地常見的阻燃板和細木工板

是在上海中心看不到的

施工現場每50平米一個滅火器

每天只允許2公斤的油漆

或者香蕉水帶上樓用于裝修

更不用說現場切割電焊了

每晚幾次消防巡邏

發現沒有上崗證的油漆工

就立刻要求停工并把工人帶離現場


所以建筑師必須隨機應變

以活動書架作為空間的分割

形成室內不同的區域

同時設計中書架不到頂

消火栓和防火門都保留

就此保證不改變原有消防分區

建筑師還必須保證設計原貌的前提下

以貨梯的尺寸為依據

把書架分成可以搬運的部件

書架在工廠預制

最后由工人搬上52層安裝成整體

這不僅是體力活

也是精細活

安裝過程中不能出現太多的磕碰和破損

現場不許噴漆

而2公斤的份額又太少

這大約是建筑師遇到的最挑戰的一次裝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