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管嬰兒我該移植鮮胚 囊胚還是凍胚呢

shiyingbao

  做試管嬰兒移植主要有三類胚胎:鮮胚、囊胚和凍胚。這三種胚胎其中囊胚移植的成功率是最高的,既然做試管嬰兒移植囊胚成功率那么高,那么做試管嬰兒是不是都適合養囊移植囊胚呢?

  今天就帶你詳細了解三種胚胎的區別:

  從鮮胚到囊胚再到凍胚,其實是有一個時間順序的,試管嬰兒采用卵子和精子結合后形成受精卵,不斷進行細胞分裂,隨著卵裂球數目的增加,細胞逐漸變小。
  到第3天時形成一個12~16個卵裂球組成的實心胚,被稱之為鮮胚,在試管嬰兒移植過程中,移植桑椹胚即為鮮胚移植。
  桑椹胚的細胞繼續分裂,細胞間逐漸出現小的腔隙,大約2天后它們最后匯合成一個大腔,桑椹胚轉變為中空的胚泡,成為囊胚。
  在胚胎移植過程中,最多只能移植2-3個,剩余的優質胚胎即可通過冷凍技術保存,存置于零下196℃的液氮環境中,得到保存,方便再以后胚胎復蘇移植。這種胚胎稱為凍胚。簡單來說就是受精卵形成的第三天叫鮮胚,到了第五天就叫囊胚了,再把他們冷凍起來就叫凍胚了,所以這三種胚胎用哪個舉例都是一樣的。
  做試管嬰兒哪種移植方式的成功率更高呢?
  囊胚是指完全發育的胚胎,是胚胎體外培養的終末階段,通常形成于卵子受精后的第五天,自然狀態下,胚胎以囊胚形式移植進入子宮,囊胚比早期胚胎在體外發育的時間長,并且分裂的細胞在數量比胚胎多,體積上也比胚胎大很多,移植囊胚會大大增加在子宮著床的成功率。所以,囊胚移植在試管嬰兒的操作中,成功率高于其他胚胎。但是,從鮮胚培養至囊胚的那兩天特別關鍵,對環境和技術的要求都很高。
  我們再來看鮮胚和凍胚的成功率,其實對于這個問題,一直是有爭議的,所以為了能讓大家容易看懂,不會說的太復雜,這里有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凍胚是囊胚冷凍之后形成的,如果能夠成功解凍,且胚胎不受損,那成功率自然比鮮胚高。(以現在的技術基本不會受損)
  所以在同樣的手術環境下,三種胚胎的成功率是:囊胚>凍胚≥鮮胚。
  那么這三種方式該如何選擇呢?
  試管嬰兒在移植過程中一般會優先采用鮮胚移植,在不適合鮮胚移植的時候選擇凍胚移植,而反復常規胚胎移植失敗的患者則可以選擇囊胚移植。
  如果患者希望一次性完成取卵移植全過程,或者是患者年齡超過45歲,胚胎質量脆弱時不建議再冷凍解凍處理。
  在患者激素低或子宮內膜不夠厚的情況下,先把受精卵凍結保存,待激素和子宮的狀態良好后再進行移植,囊胚、鮮胚、凍胚,具體選擇哪種方式還是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條件來看,每種移植方式都要各自的優勢與劣勢,建議聽取醫生意見,再進行選擇。
  影響胚胎質量的胚胎碎片是什么?
  胚胎碎片是精卵結合后產生胚胎質量的剩余產物,是一種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常見現象。需要了解的是胚胎碎片越多,胚胎的質量就越差,碎片達到一定程度則無法培養成胚胎。而胚胎碎片過多的原因有多種,一部分是因為女性年齡太大,卵子質量不好等造成的。所以,做試管嬰兒取卵前,需要女性進行調養,改善卵子質量,避免后期胚胎碎片過多的情況。一部分是男性精子質量不好造成的。胚胎碎片多,發育潛能有限,種植率較低。而且有碎片的胚胎相較于正常胚胎,細胞遺傳異常率和發病率明顯偏高。
  試管嬰兒移植嚴重碎片的胚胎還有可能引起胎兒畸形。所以,胚胎碎片超過50%,胚胎就被認定為不可使用。胚胎碎片多是不好的胚胎,那么優質的胚胎,就完全沒有胚胎碎片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胚胎碎片也是胚胎的一種自救方式,會將不利因素排出體外。當胚胎碎片所占比重太大,才會導致胚胎凋亡。少量碎片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會被胚胎自身溶解或吸收,不會影響胚胎的活力。
  為什么要養囊:囊胚更符合子宮生理狀態,囊胚培養更有利于胚胎的選擇,從八細胞胚胎培養到囊胚會自動淘汰一批沒有發育潛能的胚胎,能發育到囊胚的胚胎說明胚胎自身具有更好的發育潛能和更強的耐受性。單個胚胎獲得更高的成功率,預防多胎妊娠,移植一個八細胞胚胎成功率為40%,移植一個囊胚成功率為60%。因此高評分的囊胚移植每次只移植1個,而八細胞胚胎常需植入2-3枚,會增加多胎妊娠風險。雖然囊胚移植妊娠率高于八細胞胚胎,但不是每個八細胞胚胎都能發育到囊胚,即使是優質胚胎也有可能培養不到囊胚階段,導致沒有可移植的胚胎。
  哪些人群需要養囊?1、子宮內膜不夠好的人,表現在內壁薄,血管少,會影響胚胎吸收營養。囊胚更能適應子宮環境,即使子宮內膜不夠好,著床的概率也比普通胚胎高很多。2、胚胎過多的人。胚胎很多就有很大概率培養出囊胚,直接移植一個好的囊胚有助提高試管成功率。3、需要進行基因篩選的人。如果患者攜帶遺傳病或者癌癥基因,想要進行遺傳學診斷,那么囊胚時期是最佳診斷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