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氣是腎功能的表現,表現在生殖、生長和發育活動中。很多成年人更關心自己的腎氣,卻忽略了兒童的腎氣。事實上,有些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遺傳原因,可能會出現腎氣不足的癥狀。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下小孩腎氣不足的八種表現都有哪些。
小孩腎氣不足的八種表現
1、生長緩慢
愛出汗的孩子,天動則腎氣不足。晚上睡覺時總是坐立不安,坐立不安,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時間長了影響身高發育。
2、抵抗力下降
腎氣屬于陽氣,維持身體所有的生理活動。但腎氣不足會降低抵抗力,無法抵御外界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感冒,發燒,怕冷。
3、春天四肢冰冷
春天來了,大地會變暖,正常情況下人體應該是溫和的。如果此時孩子的四肢仍然像冬天一樣冰冷,說明腎氣不足。因為冬天腎氣不足,春天腎氣不能流向四肢,導致四肢冰冷。
4、睡覺經常出汗
睡眠中頻繁出汗,在醫學領域已成為“盜汗”(夏季因驟熱而出汗的情況)。頻繁的“盜汗”是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汗的結果。炎癥不僅影響孩子睡眠,長期不治療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5、很多白頭發
一個人的頭發是腎臟健康與否的直接標志。如果人體的各項指標都正常,那么一個人的頭發就是又黑又亮。一旦孩子出現那種少年禿頂,家長就要注意了(家族性白發的遺傳條件排出)。一般是小兒腎氣不足所致。
6、容易摔倒
孩子走路經常摔倒,說明腿不夠有力。我們常說的腎虛腿軟。有的出生時沒有頭發或頭發稀疏,牙齒長出來很晚,出生一年后頭無力下垂,一兩歲不能說話,兩三歲不能站立行走,有的肌肉發軟,不能咀嚼流口水等。“五晚五軟”現象往往與小兒先天不足有關,也是小兒腎虛的一種癥狀。中醫認為先天稟賦與個體的生長發育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