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新生兒身上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有些新手媽媽由于沒有經驗所以會感到驚慌失措。但其實,大部分黃疸都是正常的現象。那么,母乳性黃疸有什么特征表現?本文就為大家帶來母乳性黃疸的三大特征解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清楚吧。
母乳性黃疸的三大特征
1.母乳性黃疸常見于新生兒,大多數兒童在出生后3-5天出現黃疸。一般2周左右達到高峰,3周至3個月恢復正常。母乳性黃疸需要和病理性黃疸區分開來。病理性黃疸出現早,部分患兒可在24小時甚至12小時內出現黃疸。黃疸迅速上升并超過正常標準,或黃疸消退并重新出現。如果黃疸持續一個月以上,就是病理性黃疸。另外,母乳性黃疸的孩子精神狀態較好,以母乳喂養為主。大便顏色正常,沒有大便顏色變淺變白的現象,長勢良好。如果母乳性黃疸超過一個月還沒有消退,就要去醫院檢查孩子是不是病理性黃疸,做血液生化檢查。因為孩子出生一個多月,新生兒經皮膽紅素測定不準確,可以通過血液生化檢查判斷黃疸值。黃疸是直接膽紅素升高還是間接膽紅素升高,有助于判斷病情。此外,母乳停止3-5天后,母乳性黃疸可迅速減輕,而病理性黃疸不會有特征性變化。
2.母乳性黃疸的三大特征
(1)持續時間:母乳性黃疸一般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持續兩到三個月才完全消退。
(2)外觀:寶寶鞏膜和膚色會明顯發黃,其他方面無明顯異常,吃飯睡覺正常。
(3)膽紅素水平容易下降:一般在停止給寶寶喂母乳48小時后,寶寶的膽紅素水平通常下降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