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的概念
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是指經國務院批準,根據國家稅收政策,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負責實施的增值稅和營業稅的附加稅收政策。
二、 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的作用
1、加大教育財政支出,建設更好的教育發展環境,改善北京市教育資源分配。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每年都能獲得數億元的財政收入,全部用于教育資助,比如為普通學校和中職學校建設添置教學設施等。
2、投資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對基礎鋪平教育、素質教育、拓展教育等各類教育投入支持,實現北京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提升北京市教育發展水平。
3、落實財政轉移支付,促進教育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設置法律意義上將教育財政轉移支付財政政策制度化,堅持以豐富投入支持和更加科學的流動投入支持教育,構建出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多層次監管體系,增強區域教育公平投資層面的綜合效率。
三、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的實施
1、稅收政策主體實施:北京市人民政府負責實施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稅收政策,在此后的教育發展過程中實施稅收減免、減稅、免征等稅收優惠政策。
2、增值稅附加實施:每位增值稅納稅人通過繳納增值稅原稅額的3%,來減免和擴展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的財政支出。
3、營業稅附加實施: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政策,對于所有營業稅納稅人實施同樣的政策,減稅比例為2%,每位營業稅納稅人每年都可以通過繳納營業稅原稅額的2%來減免和擴展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的財政支出。
四、 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的總結
北京地方教育費附加是一種稅收政策,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它一方面加大教育財政支出,幫助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改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和學生的學習條件,另一方面落實財政轉移支付,構建出市場經濟體制和傳統的教育發展體制的互補,從而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背景介紹
北京市地方教育費附加標準的實施有利于解決教育資源的局部不均衡,促使各區教育經費投入更加合理,完善義務教育資源配置。
(二)有關要求
1、地方性教育費附加標準的實施優先考慮居住在貧困地區的家庭子女。具體可以將當年貧困地區家庭子女的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照家庭月收入,以月收入超過1500元家庭子女費附加支出為每月300元,月收入在1000-1500元家庭為每月200元,1000元以下家庭每月100元,但是費附加的最高限額總和每月不能超過500元。
2、本政策的落實,各級政府都將對貧困地區家庭子女投入資金,以確保貧困地區子女的義務教育權利得以充分實現。
3、根據《義務教育法》,貧困地區應占全市地方教育費預算支出的30%,支出應按生源學校與依托學校的比例,以及生源學校屬性(民辦/公辦)以及貧困情況分配。《義務教育法》第33條規定,貧困學校投入地方教育費預算支出的比例應不低于30%;
4、各級政府加大貧困地區教育經費的投入,各類學校、鄉鎮教育部門督促落實加強貧困地區教育資源配置;
5、全市各級政府在縣域內開展孩子資源審查,確定當地居民貧困戶,將其家庭子女納入資源對象,實施義務教育特殊救助措施;
(三)結束語
北京市地方教育費附加標準的實施,不僅有利于解決教育資源的局部不均衡,也有利于改善貧困地區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支出,保障他們的義務教育權利。我希望通過本政策的實施,讓所有女童、男童都能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改善全北京的教育環境,為全市人民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