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林依晨,還是因為十年前《惡作劇之吻》中的袁湘琴。
傻傻的,卻執著的袁湘琴,總能打動無所不能的天才少年江直樹,最后,引領江直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林依晨把袁湘琴演繹得可愛單純,又執著堅毅,永不放棄。
看林依晨的戲,舒服自然,聽她在“聲臨其境”中的配音,更是讓人覺得靈動通透。
她配音《神偷奶爸2》,一人分飾4角(3人1狗),在配音中,她將不同人物性格拿捏得恰到好處,氣息轉換、人物銜接、聲音變化更被她演繹得活靈活現,一下子驚艷了全場。
而林依晨給《破產姐妹》配音時,將女主Max在榮華富貴這檔子事兒上“沒見過世面”的狀態通過聲音表演發揮得淋漓盡致。深厚的臺詞功底,深深折服了評委,被一致贊為“最靈動的聲音”。
從昔日的偶像劇女王到今日的聲音大咖,林依晨所有的靈動,皆因活得通透。
1
如果說,上天有所眷顧,那么,老天爺一定是將自己的憐愛都給了那些在風雨中不停奔跑,在泥濘中堅持跋涉的人。
林依晨就是其中之一。
5歲時,林依晨的父母就離婚了。上高中時,母親小腦中風,被她和弟弟送進醫院,她才知道這一切。更糟糕的是,母親為了養育她和弟弟,欠下了巨額債務。
2000年,林依晨為了幫弟弟換臺新電腦,報名參加了《臺北捷運報》舉辦的第一屆“捷運超美女”競賽并奪得了冠軍,從此踏入演藝圈。第二年,林依晨考入國立政治大學韓文系。
為了幫助母親還債,18歲的林依晨開始不斷拍戲。但剛剛考上大學的她卻被告知,因為拍戲可能要休學。她說,自己寧可不拍戲也不能放棄學業。自己頭腦沒有那么聰明,靠苦讀才考上大學,一定要堅持。
所以,她白天上課,晚上拍戲,拍戲拍到清晨,然后坐在椅子上睡會,等著學校開門、上課。
學校老師回憶說,她其實可以翹課的,可以用各種理由請假,可是她并沒有。
林依晨清醒地認識到,艱苦努力才換來的大學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生活再艱難,也不能輕易放棄,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堅持。
就這樣,她用了整整3年的時間,還清了母親的債務。
不僅如此,從沒有學過表演的她,還把這股韌勁用到了演藝事業上。她從來都是把劇本當做教科書背。她還會查閱相關的書籍,做好角色功課。
《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導演維尼有一次在接受采訪時說,她的劇本永遠比別人更豐富,畫很多線,做很多筆記。她對角色細節地了解,每一個口氣,她其實都做得很精準到位。
她的堅持,她的用功,使她在21歲時就入圍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26歲時因成功演繹偶像劇《惡作劇之吻》中傻傻可愛卻執著追求的袁湘琴,而成為第一個憑借偶像劇拿下金鐘獎的妹子。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她說,當演員的使命是要帶領觀眾去看到更深層次的人性。
對自己職業地清醒認識,精益求精的態度,持之以恒地努力,她不紅簡直天理難容。
生活從來沒有善待過誰,只有活得通透的人,才能知道堅持的可貴;生活亦不曾虧待過誰,只有活得明白的人,才能懂得苦難的珍貴。
面對生活的風雨,林依晨沒有渴求躲避,反而挺身向前。因為她知道,面對生活的刁難,越是沉溺痛苦就越沒有出路。只有讓自己不斷強大,才能對抗生活的苦。
2
面對人生的得失,最通透的做法就是笑看風云,敢于放下。
不分晝夜的拍戲,三天只睡50分鐘不眠不休的生活,使22歲的林依晨竟拼到血管爆裂。
于是,她在23歲的時候便立下遺囑,她說,我的工作要常坐飛機、拍戲吊鋼絲,害怕有一天自己會倒下,那到時候就會留下媽媽一個。
2008年林依晨發現自己腦部長了腫瘤,這是她毫無節制地透支身體,不停工作造成的。她在節目中說,那個囊腫的成因,醫生說好發于事業心強的年輕女性。
所以,她放下一切工作去接受治療。改變自己以前工作狂魔的狀態。她住院,堅持運動,注重養生,不會再6天6夜地拍戲,晚上九十點睡,早上四五點起床。
林依晨說過,我生命中的許多禮物,都是我討厭的事給我的。
但也正是這些討厭的事,讓她明白了放下的重要。
2011年林依晨再次憑借都市愛情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獲得第47屆臺灣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同時,她成功地由偶像劇演員轉型為實力派。
在領獎時她說,其實我們做的戲,只要有一點點能夠讓你們觸動。然后在你們的生命里引起一點點漣漪,對你自己先要選擇的東西有一點點反思,或者是,更珍惜跟你愛的人、事、物在一起的時光,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做戲最大的鼓勵。
正是對職業地深層次思考,使她在事業如日中天時,敢于暫別演藝圈的浮華,遠赴英國學習,沉淀自己。
什么是通透,通透就是在浮華中保持一份冷靜,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去拼命,什么時候該去享受,什么時候應該拿起,什么時候放空自己。
林依晨真正做到了,不因獲得而洋洋得意,不因失去而郁郁寡歡。清醒地認識自己,才能做到該放手時,瀟灑轉身;該努力時,拼上所有氣力。
3
通透的價值觀,讓她活出了自我。
有人說,林依晨是男神收割機而且“旺夫”。凡是跟他合作過的男演員都大火。
無論誰和林依晨搭戲都沒有違和感,都是那么完美。甚至很多人都希望將劇中的男女關系延伸到生活中。
但對婚姻,她卻有自己的看法。
她不是說說而已。在現實生活中,她不是嫁給了超級富豪或某個名人,而是能讓自己不斷成長的林于超。
她的婚禮拒絕贊助商,卻自掏腰包去基金會買喜餅;她的婚紗照沒有遠赴海外取景,只在墾丁拍攝。
如此通透的價值觀,不僅讓她的婚姻甜蜜幸福,更讓她有別于其他的明星。
天津發生大爆炸,在一眾明星只是祈福、捐款時,林依晨在微博上第一個問責思考,希望災難不要白白發生。
巴黎發生恐襲時,別的明星配圖祈禱,林依晨卻認為事出必有因,報復從來不會無中生有,人人都需要有同理心。
北影的潛規則事件鬧得滿城風雨沒有一個明星站出來發表看法時,林依晨在微博曬出一張《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封面,并附文“保持沉默,就是共犯。絕對的權力,就是絕對的腐敗,古今中外皆然......”。
正是對事物的看法如此通透,讓她有了一份于人于己的責任感。更讓她在別人只是浮于表面時,敢于一針見血地問責與思考;讓她在別人沉默不敢發聲時,敢于仗義執言,警醒世人。
如今,保持一年一部作品,生活與工作兼得的林依晨,更加豁達開朗,更加理智清醒,更加明白自己的內心所向。
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堅定方向。
活得通透,是一種將苦難淬煉成燦爛,將喧囂沉淀為靜謐,將失去凝練成遠見的智慧。
林依晨,將這種通透的智慧演繹得靈動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