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和分娩會讓媽媽的身體發生很多變化。生完寶寶后,媽媽們會開始通過坐月子來調養身體。產后想要恢復的更快,飲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那么剛生完孩子的女性應該吃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吃什么好
1.紅糖
在生產過程中,母親的身體會不同程度地失血。產后調養身體最重要的是補血,不然以后容易貧血。產后媽媽最適合的食物之一就是紅糖,紅糖含有一定量的鐵,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另外,產后42天內,產婦體內會有惡露,惡露排出后子宮可以盡快恢復。吃紅糖有助于排出惡露。惡露排出期間,媽媽們也要注意身體清潔,勤換衛生巾,防止細菌感染,增加衛生巾的長度和吸收,防止側漏,給身體帶來更好的護理。
雞蛋
雞蛋也是一種適合在第二個月吃的食物。產后媽媽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需要適當補充蛋白質。雞蛋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不過,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也要控制雞蛋的攝入量。一天吃兩個雞蛋為宜,最好不要超過三個。坐月子期間要想盡快恢復元氣,除了補充營養,媽媽還要注意保暖,切不可做吹冷氣、摸冷水、洗衣服等家務。如果嫌別人洗內衣太麻煩尷尬,媽媽可以選擇一次性棉質內衣,不僅柔軟透氣,而且非常方便。穿完直接扔掉就行了。
3.小米粥
產后一周內,媽媽特別虛弱,不宜大量服用補品。比較適合吃粥,比如小米粥。小米粥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媽媽的身體恢復大有好處。另外,產后媽媽需要臥床休息,活動量減少。媽媽經常便秘。吃粗糧粥還能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秘。如果媽媽便秘嚴重,不要抗拒上廁所,否則只會加重病情。
4.肉湯
有了寶寶之后,大部分媽媽都會選擇母乳喂養他。為了給寶寶提供足夠的奶水,媽媽們應該多喝湯。湯水容易消化,還有催乳的作用,尤其是湯水更有營養,豬蹄花生湯,木瓜魚尾湯都適合媽媽們吃。
如果想產后恢復更快,為寶寶提供更多奶水,媽媽不妨多吃以上食物。
剛生完孩子的飲食注意事項
1.生產后一周內
分娩前一周,寶寶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尤其是剖腹產的媽媽。當他們術后可以進食時,應先吃流質食物,然后慢慢過渡到半固體食物,再過渡到正常飲食。
提醒:一輩子生完寶寶,千萬不要吃大量的補品。
在這個階段,產婦的身體還是太虛弱,吃大量的進補食物可能會讓身體難以承受;另外,產后一周也是現階段的開始。吃得太多太油膩容易堵奶,引起乳腺炎。
2.分娩后兩周
一周后產婦身體會恢復很多,從這個時候開始可以吃一些進補的食物。但在“食物種類多樣,營養均衡”的基礎上,要適當吃一些進補的食物,同時多喝湯。
提醒:不要吃太多高熱量的食物,讓身體盡快恢復。
很多孕婦看到第二周可以吃進補的食物,就放心的吃了。結果寶寶一出生,她們就胖了不少,給產后減肥增加了幾個難度。
另外,為了奶,不要喝太多油膩的肉湯。同理,乳腺炎也容易發生,也容易發胖。
3.分娩后三到四周
到產后三四周,產婦身體基礎已經恢復,一般日常飲食都可以吃,所以可以正常食用。最好每天吃一些蔬菜、水果、肉類、豆制品、魚、蝦、堅果。
提醒:水果是可以吃的!
很多老人不給孕婦吃水果,說太涼了。其實他們只要不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水果,常溫就可以吃。如果他們覺得冷或者不消化,他們可以用溫水泡,蒸或者煮。
除了“月子期間不能吃水果”,這些說法都是不科學的!
溫馨提醒:月子期間合理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有助于產婦各種器官和身材的恢復,還能促進母乳喂養。所以,無論是孕期的準媽媽,還是坐月子的新媽媽,都要多學習科學坐月子,進行一次營養科學的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