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劇《放下你的鞭子》
反映敵人殘暴的抗日劇 東北三省淪亡之后,國民黨當局采取不抵抗主義,激起全國人民的極大義憤,掀起全國抗日群眾運動。潮汕各地開展救國文藝宣傳活動,各學校師生、愛國青年紛紛走上街頭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演唱《松花江上》、《鐵蹄下的歌女》,表演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此期間,潮汕各地民眾也紛紛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以話劇宣傳抗日救國。
1937年,“潮安縣青年救亡同志會”成立,翌年改為“潮安縣青年抗敵同志會”,該會在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下,積極開展抗日宣傳,組織宣傳隊,在城內、意溪及潮汕鐵路沿線宣傳演出,劇目有《放下你的鞭子》、《在松花江上》、《漢奸末路》、《流亡三部曲》、《淚痕》、《豬仔嫂》等。潮安童子軍93團負責人謝修身等也聯合部分中小學生,組織“醒民劇社”在光華戲院演出章泯的劇作《故鄉》。 1938年1月,“揭陽青年救國會”更名為“揭陽青年抗日同志會”,組織演劇隊,經常在縣城進行抗日救國宣傳,年初在揭陽新亨公演話劇《烙痕》、《張家店》;在瑞來鄉公演《盲啞恨》,由姚木天、楊世瑞、張蘇中、楊天明、姚娟主演,也表演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漢奸末日》、《親姐妹》、《小黑子》、《鄧三》和獨幕劇《金門除夕》、《姑蘇城外》、《火線上》、《夜之歌》、《血灑長空》等。該隊還到棉湖,深坑、五經富、德橋、蛟龍、龍尾、古溝、赤峰、曲溪、炮臺、五房、坪上等地演出,宣傳抗日,聲勢甚大。
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的惠來銀河劇團,是潮汕愛國話劇運動的一朵奇葩。其前身是惠來縣立中學的“銀河劇社”,發起人是中共惠來縣委青年部部長吳健民,常在校內開展愛國活動。1937年,由于抗日戰爭爆發,形勢發展很快,為了更廣泛地團結社會愛國青年,投身轟轟烈烈的抗日運動,惠中的銀河劇社走出校門,聯合惠來在外地就學學生組成“抗日回鄉工作隊”,并和已畢業的校友組成“惠來銀河劇團”,宣告以話劇為武器、反帝反封建為劇團的最高目標。選舉產生了劇團領導機構——理事會,常務理事有學生吳健民、教師陳良焱、從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到惠中任教的張學武、參加上海救國會回鄉工作隊的方若琪。骨干有方志星、方乃釗等。該年10月,為征集慰勞前線抗日戰士的寒衣,劇團在縣城義演自編啞劇《冰天雪地》,歌頌東北抗日聯軍英勇殺敵的事跡。演出時演員們滿腔熱血投入戰斗,臺下觀眾熱氣騰騰。當演到日本侵略者對手無寸鐵的東北老人、兒童、婦女肆意侮辱、強奸、慘殺的悲慘場面時,觀眾無不義憤填膺;當看到抗日聯軍英勇殲敵時,又情不自禁歡騰起來。這時劇團人員帶動全場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歌聲匯成洶涌澎湃的激流,全場觀眾抗日情緒高昂,紛紛把身上的錢物投進捐獻箱,當場募集到可購上百套寒衣支援前方抗日戰士的捐款。八年抗戰期中,銀河劇團還上演了《桃花源》、《刑》、《血》、《杏花春后江南》、《大地回春》、《烽火》、《女間諜》等多幕劇和《秋日》、《豆餅》、《兩個傷兵》、《重逢》、《代用品》等獨幕劇及一批活報劇共100多個劇目。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工作的張庚經常寄來魯藝及劇宣隊的各種資料,1947年歐陽予倩為劇團題書“惠來銀河劇團成立10周年紀念臺”,這些都給銀河劇團極大的鼓舞。
曾經是潮汕最高學府的潮州金山中學,不僅在教學質量、培養人才方面獲得高度評價,師生的話劇活動也稱譽校內外,其活動時間之早,藝術水平之高,劇目思想內容之進步,在潮汕各學校中是較突出的。1938年“四七”校慶,師生們以府學宮大成門的平臺為舞臺,上演了吳祖光的抗日話劇《鳳凰城》,潮安各界前往觀看,一致贊揚劇目思想進步,演技有水平。1939年,潮安淪陷,金中遷往潮安、揭陽交界處的淇園村,后又遷往鳳凰山區,但師生們仍充滿抗日激情,于1941年在小墟場上用課桌拼成舞臺,上演了多幕劇《麒麟寨》。后又在校內及饒城演出了大型話劇《大地回春》及《親與仇》。接著,為了宣傳抗日救國,師生們滿懷豪情,擴大組織,宣告“金中話劇社”成立。教導主任張家蘭不僅參加演出,還創作了社歌,由美術教師洪應鑣作曲,昂揚的歌聲響徹了鳳凰山區:“來來來!來!讓我們上舞臺,上舞臺!快樂裝悲哀,老人化小孩,兩重人格真快哉!只要宣揚藝術,努力也應該,也應該!”
1939年6月,汕頭、潮安、澄海相繼失陷,汕頭市青抗會主要成員、潮汕各地文化工作者陸續疏散至揭陽,揭陽成為潮汕政治文化中心,抗日救國情緒更加高漲,話劇活動搞得如火如荼。7月,揭陽青抗會組建潮汕前線隨軍工作隊,隊長楊世瑞,劇宣組長鄭筠、李騰駒,率該隊到揭陽的南隴、鄒堂、炮臺,潮安的楓溪、楓洋,潮陽的關埠、大場、石井等地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救亡話劇及歌曲。同時揭陽青抗會在各鄉鎮發展基層劇社和演出隊共30多個,展開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
地處惠來、揭陽、普寧交界的邊遠山區南陽山,是潮汕四大革命根據地之一。1937年,在抗戰的炮聲中,成立不久的梅林中學,吸收了一批思想進步的知識分子來校任教。惠來銀河劇團曾來校演出話劇,他們的抗日斗志,對梅林中學師生影響很大。在銀河話劇團的直接推動下,梅林中學掀起了演話劇熱潮,由學生會負責人鄭建猷組織并兼導演排練了幾個劇目,于1940年和1941年在校門前的操場上各演出兩個晚會,上演的抗日救國劇目有《群魔》、《放下你的鞭子》、《賊的呼聲》、《八百壯士死守閘北》、《襲擊》等。演出水平雖不高,但師生的抗日高昂情緒給群眾以積極的影響,因銀河劇團是用潮州話演出的,這里客家人較多,不少人聽不懂,梅中話劇團便用客家話演出,群眾感到親切好懂。梅中話劇團還走出校門到周圍農村、圩鎮如葵坑、云落、崩坎、南陽等地演出,受到群眾的歡迎,南陽山到處充滿抗日的氣氛。
在抗日時期的潮汕話劇活動中,涌現出不少很有藝術才華的導演和演員,有洪藏、鄭筠、魏明河、林家駒、譚友六、黃鴻圖、黃濂溪、吳建民、黃浪舟、洪風、方若琪、方志星、梁樑、王銳、劉聲茂、陳薇、許潔平等等。
潮汕話劇在宣傳抗日救亡中作出很大的貢獻,這一時期,話劇也得到很大的發展,不僅校園劇運活躍,社會群眾性的劇運規模也較大,有代表性的縣、市級話劇組織、演出水平也頗高。這是抗日戰爭烽火促進了潮汕話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