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聚美優品總裁陳歐(聚美優品陳歐個人資料簡介]

shiyingbao

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曾經在三年之內賠掉了120億,之后要花3個億買一個有前途的項目,卻遭到王思聰的嘲諷:這事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陳歐,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個妥妥的學霸。

念完小學直接就念了初二,此外還多次奪得奧數比賽的冠軍。在16歲的時候,就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還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在留學期間,陳歐喜歡上了游戲,曾經在新加坡參加電競游戲,獲得了前三名。

在游戲中,他發現了游戲的商機,預測游戲項目將會火爆。在大四的時候,他創立了創立了后來國外最大游戲平臺之一的GG-Game。陳歐憑借這個游戲平臺,賺了許多錢,對商業也越來越感興趣。

在公司發展勢頭良好的時候,陳歐認為商業和管理方面是自己的短板,決定去斯坦福讀MBA,將游戲平臺交給了一個職業經理人運營。

但萬萬沒想到,就是這個決定,讓他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虧。

這個職業經理人不斷引進其他投資人,將陳歐的股權稀釋到了不足30%。

當看到公司名字不再叫GGgame的時候,陳歐終于意識到,自己為之奮斗了三年的公司,被人搶走了。

他選擇賣掉股份,拿到了千萬級別的現金,那一年陳歐24歲。

2010年,陳歐在回國之后,創立了聚美優品。

陳歐將代理商的化妝品買斷,存放在倉庫,以限時團購的形式賣出,價格比專賣店低了4成。

就靠著價格的優勢,吸引了大量的女性用戶,交易量能占到同行的一半以上。

同時,也憑借一句“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陳歐一炮而紅,暴漲至4000多萬,是當時馬云的2倍,雷軍的3倍。

隨后,聚美優品的發展勢如破竹,市值曾高達50億美元。而這時,京東還在燒錢賣3C,天貓才剛剛開始做商城。

2014年5月,31歲的陳歐在紐交所敲鐘,成為美國紐交所上市220年來最年輕的中國CEO。

此刻,他志得意滿,順風順水,無數榮譽接踵而至,可沒想到這竟是曇花一現。

自此之后,聚美優品卻一直在走下坡路。2015年股票市值就跌了60%,虧了120個億。

這究竟發生了什么?

2014年,聚美優品就被曝出了假貨門事件,客戶投訴、員工爆料、第三方商家推卸責任。

盡管陳歐盡力消除負面影響,但是,假貨的標簽一旦貼上,就很難撕下。

在輿論的影響之下,聚美優品訂單直接減半,股價連續4個月下跌,跌幅超過40%。

美優品曝光的賣假貨這種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處理,導致大眾對聚美優品的印象沒有好轉。這個時候聚美優品的競爭對手全都發力,搶走了聚美優品的用戶群體。

2013年聚美優品在B2C網零售市場中占22.1%的份額,到2016年只有0.7%。

陳歐開始四處尋求出路,但此前順風順水的他,卻干啥啥不成。投資1.2億拍電視劇,卻只收獲了一波差評;搞“顏值貸”涉嫌暴力催收;搞視頻APP,涉嫌侵權。

無奈之下,聚美優品還是在2020年退市了,市值只有2億美元,和巔峰相比,沒了300多億。

但是,陳歐還是有收獲的。

在投資街電的時候,王思聰說: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在陳歐投資之后,街電用戶逐步突破2億,還開始盈利,穩守全行業第一。

此外,陳歐力排眾議投資的寶寶樹,也已經套現了6個億。

當初的“陳歐體”中有這一段話: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

從高處跌落,備受質疑,卻依然屢戰屢敗。這段話就是陳歐經歷的最好詮釋,今天他依然在為自己代言。

#職場達人煉成記#

最近,聚美優品的陳歐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了很久,他到底去哪了?他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今天就來聊一聊陳歐的創業故事。

陳歐從小到大都非常優秀,大學考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還順利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雖然他學習成績非常好,但他對于學習,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和其他年輕人一樣,他非常喜歡打游戲。

據傳言,陳歐的游戲水平非常高,他當時愛玩《魔獸爭霸》,甚至綜合排名進入了新加坡前三。而他也因為玩游戲,發現了商機,并和其他人合作打造了在線游戲平臺GGgame。

可后來,因為和合作伙伴不和,陳歐選擇賣掉股權,決定回國創業,但剛脫離GGgame的他,一時還不知道要做什么。

于是,陳歐決定還是在國內做游戲,但這個項目很快就失敗了,雖然游戲內置在國外比較流行,但在國內根本做不起來。

于是,陳歐只好一邊做游戲,一邊僅用兩天時間,做了團美網,它就是聚美優品的前身。

可能陳歐都不想到,就隨便瞎做的網站,徹底改變了他的事業走向,團美網正式運營后,不到5個月的時間,注冊用戶就超過了十萬人次。

于是,在2010年9月,團美網正式改名為聚美優品,銷售額瞬間達到了2000萬元。

一年后,陳歐另辟蹊徑,用全新的廣告風格“為自己代言”廣告出爐,他也進入了公眾視野。

可聚美優品發展沒多久,就因為接連不斷的假貨風波,受到千萬消費者的指責。

而聚美優品也因此開始走向下坡路,股價斷崖式下跌,陳歐的形象也因此一落千丈。

好在他對此非常有自知之明,決定退出公眾視野,在幕后,他也沒閑著,開始把重心放在了共享經濟上面。

向街電投資了1億美金,可見,陳歐把所有的寶全壓在了共享充電寶上面。

而街電也開始大規模生產,在便利店,健身房等公共場所進行瘋狂擴張。

陳歐說:“我覺得讓全球手機永不斷電這個理念絕對是大市場,因為充電是剛需,本質解決了人的焦慮癥問題,買的是安全感。”

而從眼下來看,街電發展也確實是不錯,但除了街電意外,還有其他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就連美團也想要分一杯羹。

大家認為,陳歐做共享經濟有發展嗎?歡迎留言討論。

非你莫屬:聚美優品陳歐司機亮相求職言辭犀利挖苦諷刺各BOSS紅桃K娛樂的視頻



聚美優品陳歐司機亮相求職言辭犀利 挖苦諷刺各BOSS 《非你莫屬》紅桃K娛樂

當年讓王思聰拿吃翔打賭的男人現在怎么樣了?

2012年,“我為自己代言,我是陳歐”,該系列廣告讓聚美優品登上巔峰,也讓陳歐全面進入大眾視線。陳歐火速成了年輕人成功模板。

陳歐,的確是天之驕子。教育背景漂亮(16歲就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26歲拿到美國斯坦福MBA學位),年輕,帥(對比那些年紀大頭發少的創一代,他算眉清目秀小鮮肉了),多金。

2014年聚美優品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那年他才31歲。

可聚美優品高開低走,假貨風波一直不斷。2020年。聚美優品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聚美發展得不順利之時,陳歐也在考察新項目。2016年,他通過綜合考量以及實地調研,確信共享充電寶是一個值得投資的賽道。2017年,他花3億元收購了街電。

當時他的同齡人王思聰還嘲笑過他的決定。還立帖為證:共享充電要是成功,他就吃翔。

因為聚美在走下坡路,再加王思聰公開唱衰,那一陣公眾情緒上也不再看好陳歐。

真是應了他當時的廣告語:夢想是注定孤獨的旅行,路上上不了質疑和嘲笑。

事實證明,陳歐的眼光還是不錯的,當年3億的投入,不只輕松撈回本,還有了巨額盈利。

年輕人,起起伏伏,非常正常。

東方不亮西方亮,沒有聚美,還有街電。

只是這個賭約到底還算不算數呢?

剛剛有人在三亞酒吧拍到曾經風光一時的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

陳歐,1983年2月4日出生于四川德陽,中國企業家、聚美集團董事長 。

16歲留學新加坡就讀南洋理工大學,大學期間曾成功創辦在線游戲平臺GG-Game。26歲獲得美國斯坦福大學MBA學位,2009年回國創業,迅速成為中國80后青年的創業榜樣。2012年、2013年,陳歐兩次榮登福布斯中文版評出的“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名單”, 并榮獲“2014年中國互聯網十大風云人物”稱號, 多年蟬聯微博企業家影響力排行榜第一名 。

有網友說:聚美優品他套現幾千億美金。

還記得當年那位說出“我為自己代言”的陳歐嗎?他曾將聚美優品打造成全國領先的女性時尚平臺,并在美國上市,成為亞洲十大年輕富豪之一,但因為假貨風波,3年敗光了120億,之后又將目光投向共享充電寶,幾年過去陳歐的現狀如何?他東山再起了嗎?陳歐:3年敗光120億,花3億買項目卻遭王思聰質疑,如今怎樣了?

2013年,一名高管加入聚美優品,接手一個沒人看好的項目,銷售額僅有4萬。誰知,幾個月后,銷售額暴漲到1.62億!聚美優品的老板陳歐特別高興,要獎勵這名高管1個億的期權。與此同時,這名高管的清華MBA入學通知書下來了,如果要去清華上學,就要放棄1億的期權。

高管經過一番痛苦的心理掙扎后,覺得自己還是想學習進步,就放棄了1億期權,去清華上學。這名高管名為路騁,在清華MBA深造后,他發現自己仿佛開了天眼,眼界一下變開闊了。上完學以后,他又加入京東,成為了集團的高級副總裁。在京東做出一番成績后,路騁突然想到,清華商學院的課程這么好,但是普通人聽不到,實在太可惜了。

于是,路騁開了一門商學課,爆賣了65萬份。后來,又把課編成了書《用得上的商學課》。路騁把高深的商學院的知識,用大白話寫了一遍,讓普通人也能聽得懂。比如,書中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明明可以自己組裝手機,而且能做得更好,為什么偏偏要富士康代工?因為富士康擁有比較優勢。什么叫比較優勢?就是富士康組裝手機的機會成本比蘋果低。

富士康組裝手機,它能錯過什么機會?最多是為別的手機的代工機會。但是,蘋果組裝手機,就會占用它大量的時間,可能錯失下一次科技大潮的機會,可能是滅頂之災。所以,即使是蘋果能做得比富士康好,也得讓富士康做,因為蘋果的時間更值錢。同理,公司中的領導即使做的比員工好,要把雜事讓員工做,員工的機會成本比領導低,他們也擁有比較優勢。

像比較優勢這樣的知識點,《用得上的商學課》中,有100多個,讓你一次搞懂復雜的商業世界。清華的MBA班,一年收費幾十萬,普通人很難負擔的起。但買《用得上的商學課》只要幾十塊,就能學會地道的商學院課程,性價比簡直不要太高。對商業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看一看,即可購買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