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逐漸下降,后臺也收到了越來越多關于寶寶發燒的求助:
“寶寶燒到快39度了,我是不是要趕緊送孩子到醫院去?”
“家里有些退燒藥,是不是要馬上給孩子吃?”
“寶寶發燒兩天了,會不會燒壞腦子?”
季節交替,氣候一變化,一些孩子就容易感染感冒發燒等疾病。關心則亂,許多家長對于小兒發熱顯得手足無措,即使一些很理智的父母,也不免會焦慮。不要著急,今天我們來告訴你,如何應對小兒發熱。
一、為什么會發燒
發燒是一種癥狀,而不是疾病本身。當人體受到感染時,發燒是正常的反應,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癥狀。
發燒過程中產生的熱源會減緩病毒和細菌的繁殖,加快對付這些細菌的抗體產生,使抵抗這些細菌的白細胞數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小兒發熱并不完全是壞事。
二、如何正確應對小兒發熱
1、物理降溫
首先聲明物理降溫不是必須要做的,有的孩子做了物理降溫反而不舒服,發燒處理原則是孩子怎么舒服怎么來。
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使其充分散熱,并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或者洗溫水澡有利于散熱,用溫水擦浴也是一種降溫方法。
2、吃退燒藥
退燒藥不是必需的,關鍵是看寶寶的精神狀態。超過38.5℃了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
我們推薦給寶寶的安全有效的退熱藥是布洛芬(美林)或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除了口服劑型外,還有栓劑可以選擇。
(1)3個月到6個月的寶寶推薦給泰諾林。
(2)寶寶6個月以后,美林或者泰諾林任選一種。
(3)不要兩種退熱藥混合使用,容易讓多服用的概率增加。
(4)服用方式按照劑量說明,一天不超過4次。
(5)如果服用了退燒藥后孩子體溫還是沒有降下來,也不能馬上再用一次退燒藥或者更換其他退燒藥,也必須要間隔4-6個小時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燒藥,同時適當多喝水,以利于降溫。
3、注意補充水分和鹽分
寶寶發燒出汗很多時會丟失一些水分,可以讓寶寶補充些水分,或者喝一些清淡的湯水,飲食應以清淡、流質、易消化和營養豐富為標準,適量補充多種維生素。
4、降溫誤區
(1)捂熱:小嬰兒的體溫調節功能本就差,捂熱出汗反而可能導致“捂熱綜合征”,產生不良的后果,嚴重可以危及生命。
(2)冷水或者冰水擦浴:刺激性大,孩子容易產生不適感。
(3)酒精擦浴: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三、什么時候要送醫院?
1、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由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一旦出現發燒情況,最好面診就醫。
2、發熱的同時伴有精神狀態差,嘔吐、驚厥、肌束震顫等其他表現,也需要及時就診。
寶寶發燒時的表現如何比體溫計的數字更重要。很多家長都陷入了誤區,以為溫度越高寶寶就病得越重。
發燒時重點是觀察寶寶的狀態。如果他吃喝睡照常,醒著的時候精神也很好,即使燒到39度以上,我們也不需要過于擔心。
相反,體溫只有38.5,但精神狀態不好,不吃奶了,一直昏昏沉沉的,建議就醫。
3、高燒不退,最好盡快送醫院,交給專業的醫生來處理。
4、連續發燒3天不退,是需要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爸爸媽媽的擔心程度,如果你感覺到寶寶可能得了比較嚴重的疾病需要就醫,那么就請盡快前往醫院。
大部分發燒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發燒是自愈性的,其發生、發展、消退有個過程,一般情況下3天就會逐漸好轉,目前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更不需要輸抗生素。
這里強調一點,發燒是不會燒壞腦子的。正常的大腦都有內在的恒溫機制,即便是發燒,也很少會超過41度,所以燒壞腦子是不可能的。
發燒后腦子出現問題,很可能因為細菌或者病毒侵入腦子引起腦膜炎,真正讓腦子出問題的是腦膜炎本身,而不是發燒這個癥狀。
孩子發燒不可怕,用正確的方法來應對就會更從容!寒冷的冬季是感冒發燒的高發季,有備無患,希望這篇發燒指南能幫助到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