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不論什么時候,小孩最好的飲食是平衡膳食,冬天也是一樣。平衡膳食就是攝取的食物指能滿足健康需要并達到正常成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下面給大家了解一下關于咳喘靈膏藥三九貼配方的內容。
三九貼有哪些配方?病情不同選擇的穴位和穴位上的貼敷藥膏也不一樣。三九貼配方常用中藥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等。
咳喘靈膏藥三九貼配方
藥物組成:蘇合香、松脂粉、麝香、冰片、川貝、冬蟲夏草等生藥。
功能:止咳祛痰、解痙平喘、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
適用范圍:對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哮喘、肺氣腫、肺心病、易感冒。
特點:貼敷穴位,起到針刺穴位引藥透里,直達病灶。增強抗過敏,抗病毒功能。使用方便,無毒副作用。貼敷本膏藥不影響其它藥物療效。有當即止咳平喘的功能。也有“冬病夏治”預防作用。貼敷力強,四季適應療效持久,有較好地近期與遠期療效。
貼敷方法:將膏藥放在能加熱的(鍋或壺)蓋上面加熱至軟,擠壓均勻,揭開貼在所需要的穴位上好可(忌火烤)。(洗澡可揭下,洗完后再照原位貼上)。前胸豎貼覆蓋(膻中、華蓋)穴位,后背橫貼覆蓋肺俞(雙穴)、定喘(雙穴)穴位。前后同時貼敷。藥效可持續三至六日,連用三次為一療程,一般一至三療程可康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九貼配方
藥物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生姜作為基本處方,可結合既往的臨床經驗和地域特點等進行加減。配伍加減常用的藥物有麝香、麻黃、肉桂、小茴香等。
藥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細辛采用道地藥材,且均用生藥,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強對其他藥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膚發熱、發紅,甚至起泡。臨床上可以適當調整白芥子在藥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證臨床療效,又可以保障用藥的安全性。
療程:連續貼敷3年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后,患者可以繼續進行貼敷,以鞏固或提高療效。
貼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臨床應用中可以結合中醫辨證論治選用心俞、膈俞、腎俞、脾俞等穴位。
小兒哮喘三九貼配方
藥物組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肉桂,其比例為4∶4∶2∶2∶1。
貼敷時機:一般在每年三伏天進行,每兩次貼敷之間間隔兩天,1個療程共貼10次。
療程:每年貼敷1個療程,連續貼敷3年。
貼敷部位:一般以經穴為主,臨床常用的穴位有雙側肺俞、心俞、膈俞六個穴位。臨床可根據辨證,肺氣虛者加膏肓、膻中;脾氣虛者加脾俞、關元;腎氣虛者加腎俞、定喘。
哮喘餅天灸法三九貼配方
取穴:肺俞、百勞、膏肓。
藥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細辛各15克,麝香1.5克,生姜汁適量。
治法:將前四味藥共研成細末,麝香另研末侯用。使用時將藥末加入鮮姜汁調勻,做成六個藥餅備用。于夏季三伏天進行敷貼,臨用前將麝香末0.3克放于每個藥餅的中間,然后將藥餅放于肺俞、百勞、膏肓六穴,外加膠布固定,約兩小時,局部皮膚灼辣,發紅而未起水泡時除去。每伏貼一次,三年為一個療程。
備注:沒有麝香時可用公丁香替代。
虛寒性便秘三九貼配方
取穴:神闋、足三里、氣海。
藥物:巴豆2克,吳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許。
治法:前三味混合研為細末,與姜汁調和如泥膏,制成小圓餅三個。將藥餅放于火上烘熱。分別敷貼于穴上,外用繃布固定。藥餅冷后再烘再貼。一般12--24小時氣通便下即愈。揭藥后局部出現水泡,緊需涂以紫藥水,任其自行吸收。
支氣管哮喘三九貼配方
藥物組成:虛貼方:黃芪、蒼術、沉香、肉桂、補骨脂等。
溫陽驅寒方:白芥子、細辛、甘遂、干姜、仙靈脾、延胡索、小茴香。
藥材炮制:上述藥物均采用道地藥材,藥物均采用生藥。藥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確定。
實施時間:頭伏開始,隔7天貼1次,至末伏止,連貼3年。
實施方法虛貼方:屬肺虛、脾虛、腎虛患者選用。選擇肺俞(雙側)、脾俞(雙側)、腎俞(雙側)、心俞(雙側)、定喘(雙側)。肺虛者加太淵穴(雙側),脾虛者加足三里(雙側),腎虛者加太溪(雙側)。
溫陽驅寒方:脾腎陽虛患者可選用。選擇肺俞(雙側)、脾俞(雙側)、腎俞(雙側)、膈俞(雙側)、氣海(雙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