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晉的寶爸寶媽,最盼望的事情之一,就是寶寶早早開口說話了,但一些人卻說寶寶太早叫媽媽要警惕,其實并不用這樣,因為寶寶可能只是在練習發音而已,并非真的在叫媽媽。另外還有人說,寶寶早于10個月叫媽媽,就暗示小腦瓜聰明,但這并不代表說話晚就不聰明,畢竟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
一般來說,寶寶太早叫媽媽無需警惕,因為每個寶寶處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有不同的個體差異,自身的性格也各不相同,說話的時間提早或者延后都是很有可能的,而且有的只是在練習發音,并非真的在喊媽媽。
正常來講,很多寶寶從7-8個月開始,就會“喊人”,說一些簡單的名詞,但這些詞語不具有意義,而到10個月之后,寶寶的發音才帶有含義,才是寶寶主動進行意愿的表達。另外,為讓大家更加了解寶寶太早說話的相關信息,下面整理了一些熱門問題供參考:
寶寶太早說話的危害有哪些?
一般來說,寶寶太早說話是沒有什么危害的,這種情況通常和孩子的語言中樞發育有關,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發育情況不同,因此說話早晚會有差異,若說話太早,并沒有一定的壞處。
寶寶說話早了沒福氣嗎?
寶寶說話早沒福氣不可信,這只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迷信說法而已,要知道寶寶說話早并不能決定自身的運勢,建議各位家長不要錯過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要多和孩子說話,鍛煉孩子的聽力和理解力,讓孩子通過語言感知外部世界。
寶寶說話早有什么說法?
民間確實有關寶寶說話早的說法,部分地區認為孩子說話早,開口先叫誰誰就命苦,還有些人認為寶寶先叫媽媽更聰明,其實這些說法都沒有科學依據,建議大家不要太過相信。
通常寶寶太早說話是比較好的,這種情況屬于是大腦高級中樞的反應,表明大腦基礎發育比較好,可能是和遺傳因素有關系,長大后可能會善于社交、性格比較外向,也可能說明運動發育較好,總之說話早是一種比較好的表現。
但是由于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通常也會受到語言環境的影響,若孩子說話較晚的話,那么家長要給予陪伴,多花時間和寶寶進行溝通,引導孩子說一些簡單的語句,這對小孩子的健康發育有一定的幫助。
部分寶寶因為才剛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字語言發音不準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要耐心引導,用心陪伴,通常能給予小孩子較大的鼓勵,這對孩子語言發育才有好處。
通常情況下,孩子說話早就是代表著很聰明,這種就是身體和語言發育的較早,說明語言和智力發育都是很正常的,不過孩子到底聰不聰明,并不能通過說話早晚來進行判斷,由于體質的差異,寶寶的發育有早有晚,因此這種情況無法準確說明寶寶聰不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