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太早吃有味道東西可能會造成厭食或偏食,比如孩子只喜歡吃咸味或甜味的食物,不吃淡味的食物,若養成了這種習慣就只能慢慢調整了。因此,如果寶寶還處于一歲之內,盡量不要讓孩子吃有味道的食物,特別是不建議吃食鹽,畢竟在日常的食物里面已經有天然鹽分,足以滿足寶寶需求,等超過一歲之后可適當吃點,但不能攝入過多,否則會影響味覺的發育。
一般來說,要等到一歲之后才能慢慢的讓寶寶吃帶有味道的食物,若過早食用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厭食或偏食、消化不良現在以及加重腎臟負擔情況,具體如下:
1、厭食和偏食
寶寶小時候吃的東西不需要添加任何調味品,因為過早嘗味道寶寶就不喜歡吃自己的食物了,可能會讓孩子養成厭食或偏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若孩子變得只喜歡吃重口味的甜食,還容易產生蛀牙。
2、加重腎臟負擔
寶寶的消化和腎臟系統還處于發育狀態,且嬰兒咀嚼能力相對較差,過早嘗有味道的食物,可能導致攝入更多的鹽分,會加重心臟、腎臟的負擔。
3、影響身體發育
孩子太早吃有味道東西就會導致寶寶對各種調味品產生一定的依賴心理,從而不喜歡吃符合自身需求的食物,就會導致孩子不長個兒。
寶寶過早吃了有味道的食物后家長可逐步減少烹飪中的用鹽量,讓孩子重新適應清淡天然的食物,或者盡量選擇新鮮、品質高的食物原料給寶寶做飯 ,用天然的香味來吸引寶寶,慢慢的寶寶的飲食習慣是可以調整過來的。
正常情況下,3歲以內寶寶的食物都要單獨做,盡量不要給孩子吃含有香精調料以及過多食用油的食物,即使寶寶能加鹽了也不要用成人的標準衡量寶寶的味覺,還是能清淡則清淡,千萬不要過量。
一般而言,對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并不會特別喜歡或討厭某些食物, 他們通常是全盤接收,若從小就喜歡吃重口味,而這類食物含鈉量多,就會導致寶寶出現血壓高的風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