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胎兒b超數據標準對照表教你一秒看懂B超單(推薦收藏)

shiyingbao

胎兒b超數據標準對照表,教你一秒看懂B超單(推薦收藏)!很多人都說,生寶寶是一場修行,但是對于不少非醫學的準媽媽來說,這何止是種修行,簡直是修學分啊!每一次B超都是一場隨堂考,BDP是啥?HC是啥?FL是啥?羊水指數、胎盤位置、胎方位又是啥?所以說,今天我帶大家一起來解讀B超單,目的不是為了讓大家自學成材,而是讓大家在看到B超報告單時,能做到心中有數。

首先我們來看表里的三個數據是什么意思?

雙頂徑(BPD)

這項指標是指胎寶寶頭兩側頂骨從左到右的最大距離,它的意義就是用來推算胎寶寶的孕周、估計胎寶寶的體重,除此之外,還能判斷頭盆是否相稱,準媽媽是否能順產。

一般情況下,孕足月時雙頂徑應該在9.3cm或以上,在孕5個月以后,這個數值就與懷孕月份差不多相符了。比如說孕28周(7個月)時約7.0cm,孕32周(8個月)時約8.0cm。孕32周以后,正常情況下,平均每周應該增長約0.2cm,不過每個胎寶寶的情況各不相同,這個數值也會有一定的浮動。所以準媽媽不要覺得數值有變化就過分緊張,只要醫生說正常,你就無需擔心。

腹圍(AC)

腹圍是指準媽媽肚子一周的長度。腹圍與胎寶寶的大小關系非常密切。孕早期,孕中期時,每月的增長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每一個孕周長多少,都是需要了解的。而且到后 期通過測量宮高和腹圍,還可以估計胎兒的體重。所以,做產前檢查時每次都要測量宮高及腹圍,以估計胎兒宮內發育情況,同時根據宮高妊娠圖曲線以了解胎兒宮內發育情況,是否發育遲緩或巨大兒。

股骨長度(FL)

股骨就是胎寶寶的大腿骨,就是大腿根部到膝部間骨頭的長度。它的正常值與相應的懷孕月份的BPD值差2~3cm左右,比如說BPD為9.3cm,股骨長度應為7.3cm;BPD為8.9cm,股骨長度應為6.9cm等等。

說到這兒,不少準媽媽肯定要問,那我寶寶FL的值比較高,是不是說明我的寶寶是個大長腿呢?在這里我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這個數值只是為了判斷寶寶是否正常發育的指標,并不是說明寶寶是不是大長腿的直接數據。畢竟,對于咱們準媽媽來說,寶寶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額頂徑(OFD):枕額徑通俗地講,就是胎寶寶的頭從前到后最長的長度,它也是判斷胎寶寶的發育情況及分娩時能否順利通過產道的依據。

頭圍(HC):頭圍是環繞胎寶寶的頭一周最長的長度,頭圍再結合雙頂徑的數值可以了解胎兒頭的形狀,以判斷頭的發育狀態,同時也作為估計體重的重要參數之一。

胎盤(PL):關于胎盤的指標有三個,分別是胎盤位置、胎盤分級和胎盤厚度。胎盤位置是說明胎盤在子宮腔內的位置,正常胎盤應附著于子宮上半部的任何一個部位,報告單上出現“前壁”“后壁”等字樣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了“下緣覆蓋宮頸內口”的字樣,那很可能說明準媽媽存在前置胎盤的現象,這個時候準媽媽一定要提高警惕,配合醫生的治療。胎盤分級指胎盤的成熟度,一般分為四級:0級:表示胎盤還未成熟;I級:表示胎盤未成熟;Il級:表示胎盤近成熟;Ⅲ級:表示胎盤已成熟。胎盤厚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正常情況下,足月胎盤的厚度應該在2.5~5cm之間,太厚或者太薄,都表示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有異常。如果出現了這些異常,醫生就會對胎寶寶做進一步檢查了,準媽媽不要慌張,只要配合醫生的檢查就可以了。

臍動脈血流比值(S/D):大家都知道,胎寶寶是完全靠臍帶從母體獲得營養供應,那么臍動脈的血供是否正常對胎寶寶來說就尤為重要了,而通過臍動脈血流比值就能了解母體的血液供應情況。一般情況下20周以后測S/D值才有意義,孕20周時S/D大于3.0,孕28周以后比值逐漸下降,通常在3.0以下。

胎動(FM):B超一般在孕8~9周就能見到胎動了,一般來說,"有、強“為正常,但是如果出現了”無、弱“的結果準媽媽也不要緊張。因為這個時候胎寶寶很可能在睡覺,醫生會讓你活動一下或者吃點東西把小家伙折騰醒。等小家伙醒了,重新檢測一下,結果通常就正常了。

胎心(H):B超最早在孕6周末就能見到胎心跳動。胎心跳動的頻率正常為每分鐘120~160次之間,并且跳動規律。胎心率偏低時也可能是因為胎寶寶在休息,胎心率高可能是胎寶寶正處于興奮狀態。如果排除了其他因素,胎心率過低或過高,加上跳動不規則時,那就說明胎寶寶出現了異常,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其他數據有哪些呢?

羊水指數(AFI):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是8~18cm。超過18cm為羊水增多,少于8cm為羊水減少。

胎方位:胎方位是指胎寶寶先露部的指示點與準媽媽骨盆的關系,通俗地講,就是說胎寶寶足月之后是不是大頭朝下生出來的。最常見的胎位是枕左前,B超報告單上也可能寫成“LOA”。如果準媽媽們的報告單上出現的不是“枕左前”或是“LOA”的字樣,準媽媽也不要緊張,因為胎位異常不等于難產。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指導你如何調整胎位。

臍帶(Cord):正常情況下,臍帶是漂浮在羊水中的,如果B超報告中出現”頸部有W型壓跡“等字樣時,那就說明胎寶寶存在臍帶繞頸的現象。這種情況下,醫生會根據胎寶寶的狀況進行判斷,準媽媽要配合醫生,謹遵醫囑。

胎頭(FH):“輪廓完整”為正常,“缺損、變形”為異常,“腦中線無移位”和“無腦積水”為正常。

肱骨長(HL)︰指胎寶寶上臂的長度。

總結:不同醫院給出的B超報告單不盡相同,參考數據也不完全一樣,大家還是要以自己所去的醫院為標準,聽醫生的醫囑。畢竟我帶大家解讀B超單的目的并不是想通過這些知識來教大家自己去看報告單,而是想讓大家能大致了解一下B超報告單所能反映的項目,讓大家在產檢的時候不至于因為茫然而出現不必要的緊張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