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傳奇:熱愛生活的“布衣元帥”徐向前
徐向前出生在山西永安五臺村,原名叫徐象謙,字子敬。
在成為共產黨員之后,他把名字改為“向前”,表明自己跟隨黨永遠向前。
徐向前雖然是教員出身,但是打起仗來毫不含糊,從加入孫中山衛隊,到黃埔北伐,再到抗日、一直到解放,他一直都以低調的性格完成著讓人驚嘆的戰績。
平漢路之戰,紅軍以1000人對敵人的4000人。
徐向前先是吃掉了川軍的兩個偵查連,然后又以一個團為誘餌,殲滅了川軍的兩個團,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勢頭主動進攻中央軍。
這一仗打下來,消滅了敵人2500多人,繳獲長短槍支2000多支,其中還有5門迫擊炮。
紅軍的隊伍也從1000人壯大到了近3000人。
鄂豫皖反圍剿,紅軍以3萬對抗敵人的22萬。
徐向前抓住了敵人分批進攻、兵力分散的的機會,趁敵人還沒有完成集結,便以主動出擊、圍點打援的方法打擊敵人,在黃安、商城、蘇家埠等地連連挫敗敵人的圍剿和包圍,幾場戰斗打下來敵人被消滅了6萬多人,留下無數輜重和槍支逃跑了。
棗陽戰斗中,紅軍以幾支編制不全的部隊應對國民黨的正規軍,就連少共國際團都算上才2萬多人,而對面是敵人的重兵30萬。
徐向前指揮這支臨時拼湊的部隊利用地形優勢和敵人打游擊,硬是消滅敵人1萬多人,成功掩護了大部隊的轉移。
在以后的宣達戰役、千佛山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中,徐向前都是在看似危險的情況下以少勝多完成逆轉。
他在戰斗中從不拘泥戰法戰術,發明了“收縮陣地法”以及著名的“地道戰法”,更是把“圍點打援”用得出神入化,劉伯承都稱他是我軍“最會打仗的人”。
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不茍言笑的將軍,卻有著與眾不同的另一面,那就是很有情調,時刻在生活中找尋著樂趣。
徐向前在跟著紅軍長征時,就有一個與他身份十分不符的樂趣:養猴。
在路過四川理縣下東門的時候,徐向前發現猴子都很聰明,就每天都逗弄著猴子玩,結果在離開的時候就有一只猴子跟著走了。
徐向前也就在長征的途中一直養著這只猴子,同時也訓練著猴子表演一些節目。
這只猴子也就成為了長征途中的“文藝兵”。
徐向前還十分喜歡攝影,許多現在人們看到的資料照片都是當時徐向前拍攝的,并且他還能自制暗房、沖洗、放大照片,他拍照的技術就連一些專業的攝影記者都連連稱贊,可見其水平之高。
另外,徐向前的藝術水平也很高,揚琴、二胡他都會,并且還能唱戲,還和當時的一些越劇和晉劇名家成為了朋友,可謂吹拉彈唱樣樣都行。
有一次,在延安養傷的徐向前因為沒能到前線作戰而感到焦慮,天色剛剛黑下來的時候,一個人坐在窯洞門口拉起了二胡。
憂傷的二胡聲傳到了隔壁毛主席的耳朵里。
一曲終了,毛主席隔著墻問徐向前,是不是心里著急想上戰場了。
徐向前嘆息一聲,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回答到:
“是啊,我想回去,可是這個身體不答應,我可不能回去當累贅啊。”
徐向前有一個外號,叫“布衣元帥”。
在那個戰爭年代的困難時期,幾乎沒有哪一名將領沒有自己縫補過衣服的,但是徐向前不僅能自己縫補,而且還能自己織。
他利用養傷的時間織了一件毛背心,并一直穿到解放后。
1955年,徐向前被國家授予元帥軍銜。
授勛典禮之后,他馬上就把那一身元帥服疊好了裝到箱子里,除非重要場合他才會拿出來穿上,平時還是穿著他打著補丁的衣服。
到了晚年時,徐向前的夫人黃杰過生日,徐向前問她要什么禮物。
黃杰想了想,說就想再看看他穿上那件藏在箱子里的元帥服,因為從授勛之后幾乎沒怎么看見過他穿過。
徐向前嘿嘿地笑了,說自己已經老成這個樣子了,再穿上軍裝恐怕有損軍人形象。
雖然嘴上這么說著,可還是拿出了那件許久沒穿的元帥服。
頭發已經花白的老元帥又穿上了他的元帥服,在屋子里轉來轉去,讓他的老妻看了一個夠。
1990年9月21日,這位不茍言笑又熱愛生活的大元帥,因病在北京去世。
去世前他叮囑兒子:不開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把骨灰留在他曾經戰斗過的地方。
國家允許了他的后一個愿望,但是卻堅持給他舉辦了送別會。
這樣的國家功臣,如果連為他送別都不可以,人民是不會同意的。
#徐向前##歷史人物##開國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