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有來生 愿魯且愚(但愿生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shiyingbao

如果有來生,我希望我可以傻一點(我希望我可以有一個傻兒子,可以傻一點,這樣我就可以無災無難地到你身邊)。

我們年輕的學生應該注意變聰明。每個人都認為他很聰明,但誰會承認他是個傻瓜呢?但是這個小聰明是個大問題。我們經常提到蘇東坡的一生受到重創,所以他有一句詩:“人人養子聰明,我卻被聰明誤了性命”,他后悔自己的聰明;下面兩句就更好了:“我希望我的兒子愚蠢而堅韌,我希望他來你的辦公室時不會有災難。”希望傻兒子一生平安有福,名利雙收。蘇東坡上面兩句挺好的,但是下面兩句又巧妙了。他希望兒子傻福,不用辛苦做大官,一輩子大富大貴。世界上有這么便宜的事嗎?他不是又耍小聰明了嗎?自作聰明是不對的。

其實蘇東坡的思想就是他的人生哲學。轉念一想,蘇東坡的心愿也是我們自己的。我們都想這么做。更好是錢源源不斷,車送我坐。然后蓋個高樓分幾層給我就好了。每個人都要這樣,自作聰明是不對的。

我們修道也是一樣的。我們學佛打坐,都是用智慧,絕對不服規矩,用自己的意思去注解。比如問一個禪修者,是什么意思?好像沒有什么思想是固定的,大家都是這樣評論的。我從來沒有查過佛教有這樣的文字。佛經上說空啊,亂寫筆記就行了。他們都很聰明,所以他們的理論沒有意義。沒用的。

——編自《孟子·離騷》



【孔子說:語文或以上,也可以口頭說。中文水平以下,不會說英語。】

這就意味著人的智慧不可能是平等的,我們就把它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吧。中間人以上的資質可以告訴他高深的理論;至于中等以下的學歷,從學歷上來說,不要對他們要求太高,不妨要求低一點。但是中層以下的人的成就不一定都在中層以下的優優資源網中。只要他努力,最后的成績和中等水平以上的人一樣。歷史上有很多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任何一個當過老師或者領導的人都可以體會到,孔子的這段話是絕對正確的。

這是教育的道理,也是做領導的道理。當你是領導的時候,首先要了解你的下屬。能力不如中間人,給他更高的任務肯定不好。教育的原理是一樣的。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永遠不要“我們的孩子都是為了我們自己好”。也要看看自己孩子的情況。“中學以上的人會說話,中學以下的人不會說話。”教育后代,就是希望他好好努力,平平安安的活著,做社會上的好成員。這是最基本的一點,也不指望他特別。

和平是幸福。于是我對孩子說:“你們都在成長,都在做事。我真的想謝謝你。這話怎么說?你沒有違法。你沒有讓我難堪。如果你做了壞事,觸犯了法律,那我就難了!但你沒有,所以我很感謝你平安成長。”

和蘇東坡一樣出名,真的是文人中的幸運兒。有比蘇東坡更好學的人,但是蘇東坡在宋代很有名,有幾個皇帝喜歡他。當時日本、朝鮮派遣的使臣都知道他,甚至敵國的人民都知道,當時金人派遣的使臣更先過問蘇東坡及其作品,他的文章、詩詞,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后來在政壇上受到重創。別看蘇東坡那么偉大,那么狂妄,但是他受盡了苦,一輩子也沒有好的局面。他寫了一首動情的詩,叫《洗兒詩》,說:“大家都說聰明好,我卻因為聰明丟了性命。愿有愚子,無災到共青。”

我們可以從蘇東坡的詩中看到生活。他無限的痛苦和煩惱。所以學習好,名氣大,官高,沒有痛苦?更多的痛苦,這是我們從他的詩中知道的之一件事。第二,從這首詩看蘇東坡的觀點很可笑。試試他的前兩句。不僅他有這種感覺,每個人都有。他說全世界的人都說人聰明,人好,他卻認為自己被聰明耽誤了一輩子。第三句也挺好;第四個缺點是他太聰明了。

世界上怎么會發生這種事?!生個傻兒子,但一輩子干大事,不犯法,也不倒霉。一輩子上至高官,下至名利雙收。這個算盤打得太圓滿了,我做不出來!這是一個“聰明的錯誤”嗎?還是“誤以為我聰明”?從人生哲學的角度來說,如果你是蘇東坡的老師,這首詩的前三句可以圈起來,最后一句不僅可以打三遍,還會叫蘇東坡的優優資源網來訓斥你:“你又這么聰明!為什么不懷念自己?”所以希望你不要重蹈蘇東坡的覆轍。

——編自21世紀初《論語·序跋》。

我們需要理解一種人生哲學。一個人無論在哪里做事業,要想成功,總會坐立不安。如果他想享受快樂,事業有成,那是不可能的。他要想出成績,就永遠不得安寧。每個人都想出名發財,想成功,想長生不老,更好不要累,這是不可能的。

只有蘇東坡,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有這樣的妄想。因為他太聰明,一生政治挫折,所以寫了一首詩:“人人都說聰明好,我卻因聰明而丟了性命。”愿有愚子,無災到共青。“他前三句講得挺有道理,最后一句又吃虧了,太聰明了。世界上怎么會發生這種事?

有一個故事,一個人的生活太美好了。他死后,閻羅判他為人間凡人。但是他投胎為人應該是什么樣的人呢?王艷讓他自己決定,所以他說他只希望:“一千畝良田和山川水會使十個妻子和妃子變得美麗。作為父親、總理和兒子,我在唐悠悠資源網面前翹起了二郎腿。”王艷聽了之后,站起來說:“老兄!如果世界上有這種東西,你就是地獄之王,我就是你。”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生活。每一個做出成績的人,終其一生總會累。易經說“蓋房子不如不安分”,這就是創業的現象。

《莊子》說,“是因你未盡盛年,中道一斧死,苦此材。”有些樹,因為太有用了,應該活了很久。結果就是只要長高了就會被砍,所以只活了一半,有時候連一半都沒有。他們被斧頭砍倒,變得短命。好人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聰明能干,那就是莊子說的:“死于中年,死于未死。”我們拿蘇東坡的故事和他的人生經歷來說,說明世界上有能力的人是有隱患的。越是有能力有才華的人,越是糟蹋自己的生命,這可能導致他早逝。這才是我們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