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檢查簡稱產檢,是準媽媽知道寶寶健康狀況的來源之一。但是,對于產檢,準媽媽的觀念其實是有很多的認識誤區的,要是處理不當,就會有危險,甚至影響自身和胎兒的健康。那么準媽媽一般都會遇到的產檢誤區有哪些呢?大家應該怎樣正確看待?
誤區1:早期不用去醫院檢查,用早孕試紙確認懷孕就行。
一部分的準媽媽覺得早期不用做檢查,到3個月以后,孩子穩定了再進行產檢也不遲,部分準媽媽覺得早期是胎兒生長的關鍵期,做B超是不好的,也許在此過程中會對寶寶造成影響。事實上,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
研究表明,孕早期檢查是篩選高危妊娠、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產期死亡率的關鍵。因此,在各位準媽媽的觀念里面應該牢牢記住早期檢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誤區2:不必在意產前檢查的次數和間隔,有時間去就行。
有很多的準媽媽有了寶寶以后還是會去工作,邊懷孕邊工作,所以,因為時間問題覺得不需要完全按醫生規定的時間去產檢,同時還因為自己的各種原因擅自修改醫生安排的產檢計劃。
產前檢查的次數和時間間隔是有科學依據的,有規律的產檢能夠監測胎兒的生長發育和準媽媽的生理狀況,這樣可以知道妊娠的具體情況。
誤區3:產檢一定要找大醫院和主任醫師。
爸爸媽媽都是這么認為的。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都只能生一個孩子,所以,要是有了寶寶的話,就去最大的醫院產檢,同時覺得還要找醫院里面最有名的醫生。
事實上,不需要這樣做,大醫院人很多,而且等的時間又很長。一般的正常產檢,在專業的婦產醫院都可以完成。準媽媽最好是在同一家醫院做產前檢查,如此一來可以方便醫生全面地掌握病情,這樣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