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出生之后基本上2-3小時就要喝一次奶,如果說媽媽們的母乳不夠,那么寶寶就會挨餓,對于寶寶來說,如果沒有攝入足夠多的營養,是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的,所以說一些母乳量本身就不多的寶媽會選擇通過一些方法來進行催乳,這樣能夠保證乳汁的分泌,維持寶寶的日常需求,一些媽媽們認為民間的偏方沒有什么效果,所以會更相信科學的催乳方法,其中中藥催乳就是其中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中醫下奶的中藥方子匯總
產后缺乳下奶中藥方子有催乳湯、參芪通乳湯、催乳散等。而中藥催奶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進行中藥催奶的,除非是通過食療的效果不好,并且催奶的中藥不止6味,而關于中藥下奶的方子中有哪些藥材,下面就可做了解:
1、催乳湯
催乳湯由黃芪、熟地、人參、當歸、川芎、枸杞、通草、王不留行組成,具有益氣養血、通絡催乳之功效,主治產婦乳汁過少。
2、參芪通乳湯
參芪通乳湯由人參、黃芪、當歸、木通、麥冬、桔梗、七孔豬蹄組成,具有補血益氣通乳的功效,主治產后數日,而乳無點滴之下,癥屬血少氣衰者。
3、催乳散
催乳散由漏蘆、通草、貝母、白芷組成,它屬于我國醫藥前輩的智慧的結晶,是重要的中藥組方,主要功效是補氣、養血、疏經、活絡、催乳、下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不過要注意的便是,通過中藥下奶,一定要先去詢問醫生,通過醫生開的處方單再去配中藥,不過在用中藥下奶前,建議是通過按摩、針灸、熱敷、食療的方式先進行下奶,畢竟吃藥始終還是有些不好的。
催奶的中藥配方分享
催奶中藥配方有多種,產婦可以選擇用水煎服黨參、北黃芪和王不留行等中草藥組成的通乳丹,也可以使用下乳涌泉湯。另外,當歸通乳湯和絲瓜衣通乳湯也可以發揮出不錯的療效。對于催奶的四種中藥配方,詳情如下:
1、當歸通乳湯
有通乳下奶需求的產婦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水煎服當歸通乳湯,主要可使用當歸30克、黃芪30克、黨參30克、瓜蔞12克、通草3克、桔梗6克、麥冬10克、路路通5克、花粉6克、王不留行12克、黑芝麻12克、元參12克以及甘草5克等中藥材,如果存在有乳房脹硬的癥狀,且乳頭局部微紅,就可以在方劑當中適當加入蒲公英、連翹或者夏枯草一類中草藥。
2、通乳丹
通乳丹具有極為顯著的通乳下奶作用,其主要藥物組成為黨參20克、北黃芪30克、當歸15克、麥冬15克、通草6克、桔梗10克、黃精20克、王不留行12克、何首烏20克以及天花粉20克等,產婦可以用水煎服后服用,如果同時存在有腎氣不足的癥狀,就可以加入合適劑量的巴戟天和熟地黃。
3、下乳涌泉湯
下乳涌泉湯是產婦通乳常用的中藥方,其具體藥物成分為當歸15克、川芎9克、生地黃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青皮10克、天花粉30克、漏蘆15克、通草6克、桔梗10克、白芷9克、炮山甲12克和王不留行15克,一般用水煎服即可收到顯著的通乳催奶療效。
4、絲瓜衣通乳湯
絲瓜衣也可以用來制作通乳湯,且療效非常明顯,產婦可以使用絲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若效果不大,可用再搭配北芪6克、當歸9克、白芷3克、穿山甲6克等中藥材,并可加入豬蹄,飲湯吃肉后效果極明顯,如產婦同時有惡露未凈的癥狀,可加益母草、七葉一枝花。
現在世面上所有的所謂通奶藥都沒得到可靠性驗證,最好不要亂吃。分娩后嬰兒哺乳的刺激會促進產婦分泌乳汁,這是人先天就有的功能,不需要所謂的通奶中藥。如果沒奶,那是其它問題,吃再多通奶藥也不管用。
中藥催奶的效果
中藥的下奶效果還是不錯的,比如說通草,王不留行等,這些中藥都是促進乳汁分泌的。但是必須在老中醫的指導下進行服藥,如果想要下奶的話還要多喝一些湯湯水水,比如豬蹄湯或者是鯽魚湯,味道不僅鮮美,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需要嬰兒吮吸乳頭,盡量把乳房排空,這樣就可以促使乳汁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