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怎么坐月子科學?產后一個月是產婦身體的恢復期。在中國,這個舞臺又被稱為“月子”。因為以前,女性因為要生孩子,身體一直處于高負荷狀態。寶寶出生后,在坐月子期間,媽媽的身體會慢慢調整到正常狀態,包括身體的各個部位。那么,產后怎么坐月子科學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產后怎么坐月子科學,知道這四點,媽媽少煩惱!
1、產后清潔必不可少
分娩是一件非常耗費體力的事情,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汗液。試想,渾身都是汗味,捂了一個月,別說我受不了,對寶寶來說也是一種“折磨”。
坐月子期間,清潔很重要!
洗發、洗澡、刷牙并不是禁忌。等體力恢復了,就可以洗澡了。如果是剖腹產,可以先用濕毛巾擦拭身體,也可以先用保鮮膜覆蓋傷口再洗澡。
另外,產后惡露已消除,因此要特別注意會陰清潔,避免感染。產婦除了洗澡外,還應該每天清洗外陰,清洗后保持干燥,以促進惡露的排出和產道的恢復。
2、產后出汗,排毒是假的
產后出汗、坐月子出汗很流行。即使在炎熱的天氣里,人們也會被各種出汗的伎倆所愚弄。
說到產后出汗,有人說是排毒,有人認為是體質虛弱。事實上,汗液中99%的成分是水,剩下的1%還有鈉、鉀、鈣、氯、尿素氮等,就連與“毒”有一點關系的尿素氮,也是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為什么要發汗排毒呢?
另外,產后出汗就代表身體虛弱嗎?不!懷孕期間,為了保證對寶寶的供應,孕婦體內的血容量會增加。寶寶出生后,孕婦體內多余的水分會通過汗液排出體外。所以產后出汗是正常現象。
如果產后出汗較多或感覺很熱,不妨多擦擦汗。也可以用空調、風扇等,只要不吹到人身上就沒有什么大問題。不能捂汗,不然很危險!
3、產后飲食要均衡
產后,在飲食方面其實沒有什么禁忌。只要健康、均衡、營養、不過量,原則上什么都可以吃。
比如新鮮蔬菜、水果、優質蛋白質都是很好的產后飲食。避免高糖和油膩食物。
4、產后小便時不要憋尿
生完孩子后,大多數新手媽媽都要經歷一個坎,那就是排尿。
因為分娩過程會刺激膀胱,分娩過程中的壓迫和拉伸會導致膀胱和尿道暫時充血、水腫,甚至神經麻痹。排尿困難。
即便如此,產后排尿仍然是產后的第一件大事。
產后要及時排尿,一般正常產后4~6小時,剖腹產后4~6小時拔除導尿管。產婦必須有尿液。還有要定時排尿,不要等到急了才排尿。
溫馨提醒:坐月子并不意味著一直“坐著”。長時間坐在床上不運動會增加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因此,媽媽們應該盡早下床活動,這樣也有利于身體的恢復。另外,產后要多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保持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