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香蕉皮網站(科學家研究將卷心菜)

shiyingbao

1、時事通信:北極圈變暖速度是地球平均速度的3倍

北極監測和評估計劃(AMAP) 在冰島雷克雅未克舉行的北極國家集會北極理事會(AC)上提交了一份報告稱,北極圈正在以全球平均速度3倍的速度變暖。

從1971年至2019年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北極圈的年平均氣溫上升了3.1攝氏度,與此同時,全球平均氣溫則上升了1度。這個速度超出了以前的估計。聯合國的政府間的氣候變化工作小組(IPCC)在2019年發表的關于冰雪圈(地球凍結部分)的報告書中,推測北極圈的地表氣溫上升是地球平均氣溫的2倍以上。

根據AMAP的報告書,轉變發生在2004年。這一年,北極圈的氣溫大幅上升,但原因卻無法說清。2004年后,氣溫上升的速度與之前的幾十年相比加快了3成。報告書預測,到本世紀末,北極圈的平均氣溫將超過1985~2014年的平均氣溫3.3~10度。

 

2、科學家研究將卷心菜、海藻和香蕉皮變成比混凝土更堅固的建筑材料

CNET: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團隊研究出了如何用食物制造耐用、堅固且依然可食用的建筑材料。卷心菜葉、海藻和香蕉皮或將成為可持續建筑材料的一部分。

研究小組的專家Yuya Sakai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使用海藻和常見的食物殘渣制造出至少與混凝土一樣堅固的材料。”

該團隊嘗試了一種通常用于將木粉壓制成建筑材料的熱壓技術。但他們使用的是真空干燥法,將洋蔥、卷心菜葉、海藻、香蕉皮等各種食物殘渣粉碎,再在高溫下壓成模具。

研究人員測試了所得材料的彎曲強度、味道和外觀。團隊發現,卷心菜葉制成的建筑材料的強度是混凝土的三倍,而南瓜皮制成的材料強度較弱,但可以和卷心菜葉進行混合使用。此外,這些材料仍然可以食用,即使暴露在空氣中四個月,味道也不會發生改變,不會腐爛。

 

3、NHK:川崎重工公開全球首艘液化氫運輸船

氫能作為不排放二氧化碳的新能源,一直備受矚目。日本大型機械制造商川崎重工業公司5月24日在日本神戶公開了全球首艘液化氫運輸船“SUISO FRONTIER(氫先鋒號)”。該船通過將氫氣冷凍至零下253攝氏度液化,使其體積壓縮至原本的八百分之一,達到高效運輸的目的。單次航行運輸的氫大致可驅動1.5萬輛燃料電池車。該船計劃在本財年內開啟從澳大利亞到日本的試運輸項目。

川崎重工業公司氫戰略本部副本部長西村元彥表示,因為氫可以在任何地方生產,如果可以實現大量運輸的話,既可以擴大業務又能帶來經濟利益。希望這艘船可以成為先驅者。

 

4、共同社:豐田氫燃料發動機車跑完24小時耐力賽

豐田汽車正在研發的氫燃料發動機車參加了22日在靜岡縣小山町“富士賽道”啟動的“富士SUPER TEC 24小時耐力賽”并于23日完賽。據豐田介紹,氫燃料車參賽尚屬首次。賽道全長約4.5公里,比賽全程358圈,部分圈速甚至高于常規動力車。豐田社長豐田章男親自擔任車隊老板和車手。

同樣使用氫氣行駛的燃料電池車(FCV)是通過化學反應發電驅動馬達,而氫燃料發動機車則燃燒氫氣取代汽油獲取動力。但受制于耐久性等問題,尚未實現正式量產。

 

5、特斯拉逐步淘汰雷達傳感器 向純視覺AutoPilot方案過渡

Engadget: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上月表示,特斯拉將從其量產車中移除雷達傳感器。據電動汽車行業網站Electrek報道,這一過程已經開始,今后該公司為北美市場交付的新型Model 3和Model Y車型將不再使用雷達,將向AutoPilot、全自動駕駛系統等駕駛輔助功能過渡。

該公司在此前公布的文件以及第一季度財報中表示,只有純視覺系統才是實現完全自主駕駛的全部條件。我們基于AI的軟件架構越來越依賴于攝像頭,因此,FSD(全自動駕駛)團隊將全力開發基于視覺的自主駕駛系統,使特斯拉的美國市場準備向純視覺過渡。

 

6、俄羅斯幼兒園出現機器人教師 幫助兒童學習現代技術知識

俄羅斯衛星網:當地時間5月25日,在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新烏連戈伊市的一所幼兒園出現了俄羅斯第一位機器人老師。由俄羅斯機器人公司Promobot建造的機器人第一天“上崗”。

機器人教師的任務是與兒童溝通,并協助教育者教授機器人技術的基礎知識。這個機器人將在交流和玩耍的過程中,以互動形式幫助兒童學習更多有關現代技術的知識。開發人員表示,與機器人互動可以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思維、設計和溝通技巧,并能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機器人技術課程。

Promobot公司是歐洲最大的自主服務機器人制造商。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開發總監奧列格·基沃庫爾采夫說:“孩子們掌握新技術令人吃驚——他們在短短幾分鐘內就理解了如何與機器人溝通。我們認為,在幼兒園發展這種技能很重要——這些孩子將生活在一個被高科技包圍的世界中。也許當這所幼兒園的學生在短短幾年后上學時,機器人就會像智能手機一樣變得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