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翻譯)

shiyingbao

古有“無字碑”,建國后也有“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面沒有具體寫明這些人的功績,目的是為了讓后人評說是非功過,一切自有定數。碑文不需要華麗的文字,有時候無聲勝有聲,一切都讓人民評說的毛主席就是如此。

人民至上

毛主席的革命的成功離不開人民,他自己本人也非常注重人民的生活。真正意義上繼承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并不是國民黨,而是共產黨。

我黨一直強調的是人民史觀并非個人英雄史觀,所以毛主席在早期一直在淡化自己的領袖作用,甚至可以回避個人崇拜,避免走斯大林的道路。”

看透了榮辱毀譽的他,曾經許下過一個宏大的愿望:他希望寫下一本書,將自己的一生與見解都寫在里面,“讓全世界的人民去評論我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

 

何為好壞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所以好與壞本身就是相對的,甚至因為看待的角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看法。

比如新中國建設初期的農業剪刀差問題,為了補貼新中國重工業的發展,毛主席不得不采用剪刀差的政策犧牲農產品的單價,人為拔高工產品的價格,以此來補貼工業的發展。

這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是一件壞事,但從整個國家角度來看,新中國利用這樣的政策短時間內實現了工業能力與產值的飛躍,所以并不能被單一評價好與壞。

連國內的政策都存在這樣立場的差異,更別說全世界范圍內還存在著意識形態所帶來的觀點差異,東西方視角下存在著對于主席不同理解,本文就將從兩方面分別分析為何會有這樣的觀點差異。

 

東方視角下的毛主席

代表東方最為典型的就是中國,在近代的中國歷史中,中國備受三座大山的壓制——封建官僚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人民經常吃不飽,穿不暖,生存都受到威脅,整個中華民族都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跟眾多王侯將相一般,毛主席起于微末之間。通過開設識字班等手段,毛主席聯系到了廣大工農群眾,發展了共產黨的軍隊。

隨后就要面臨國民黨的圍追堵截和日本的侵略,毛主席領導的人民軍隊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一次次被數倍的敵人包圍,一次次成功的粉碎了敵人的陰謀,終于在百戰之后,建立了一個新中國。

 

當時久經戰亂的國家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什么都沒有。整個國家還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遭受到西方的打壓,還恰逢旱災和瘟疫,可以說雖然剛剛建立了國家,但是強敵環伺,內部的基礎建設也非常的落后。

毛主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制定了整個共和國的發展規劃。首先通過一場艱難的朝鮮戰爭,捍衛了我國邊境的穩定,也為我國贏得了相應的國際地位,這是外拒強敵。

 

其次毛主席規劃了五年計劃,同時自己帶頭開始節約糧食,參與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圓滿完成,中國逐漸建成初步的工業體系。中國人喝熱水的習慣也是在那個年代開始的,基礎的公共衛生體系毛主席也有意識地開始普及與建設。

公廁、喝熱水、飯前洗手等都是那個年代開始普及給大眾的公共基礎衛生知識。毛主席也積極參與賑災活動中,保證人民不餓死。在毛主席兢兢業業的努力之下,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才逐步走上正軌,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毛主席讓中國人意識到我們有反對不公平的權利,也讓中國有自信面對一切挑戰,這是毛主席在喚醒我們的中國人深藏在骨子里的精氣神。所以在新中國,沒有壓迫,只有公平,外國人不能像百年以前一樣耀武揚威。

 

某種意義上,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孑然一身的革命者,他為了國人犧牲了太多。他的第一任妻子就在革命的過程中不幸犧牲,他的友人朋友,甚至于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在革命與戰爭中犧牲。

毛主席建立了一個繁盛的國家,卻沒有為自己牟取任何的利益,毛主席的親人無人通過他的安排任職,毛主席沒有留下任何存款全部捐獻給黨組織,毛主席的住所也是他向中央租借的,需要定時繳納租金。

 

世界上真正純粹的人非常的少,毛主席可以算上一個,大家都有自己的私心,都希望為自己或者是親友謀取利益。而毛主席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革命者,可以說每一個中國人,能夠生活在現如今的中國都離不開毛主席的功勞,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念著他的好,百般感激。

所以在東方視角下的毛主席更多的時候是一個革命者,無私奉獻的人。

但如此偉大的革命家卻時常受到西方為首的國家的抨擊,污名化他的所作所為。從意識形態與西方的立場上來看,百年來中國人得到得越多,他們失去的也越多,自然對于毛主席稱不上敬意,更多的是詆毀。

 

西方視角下的毛主席

西方的崛起實際上要從工業革命說起,從工業革命發展后的百年時間里,西方各國的科技普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他們開始將手伸向世界各地,但當時還沒有涉及到中國,當時的中國仍舊是西方不可逾越的存在,絲綢、陶瓷、茶葉每年都產生著巨大的貿易逆差。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英國人不得不采用下三濫的手段售賣高價,容易成癮的鴉片以此來扭轉貿易逆差。不料清政府為了阻止白銀外流,阻絕了鴉片的銷售,自此引發了中西方近代以來第一場大戰。

從那時開始,西方就保持著對中國各方位的壓制,兩次鴉片戰爭的慘敗,徹底打破了這個東方大國最后的體面,所有的西方列強蜂擁而至,都要與這羸弱的朝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國徹底淪落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

 

當時的西方各國認為東方的中國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肥肉,誰都可以從中分一杯羹。從那個時代開始,洋人就從種族上與血統上看不起中國人。

當時的國人還處于封建王朝的階段,目光短視,扎著辮子,操持著落后的武器,幾十萬人卻無法奈何幾千英軍。西方自然不會高看中國,他們把中國當作肆意掠奪的寶庫,中國人根本不在他們考慮的范圍。甚至某種程度上,中國人與動物無異。在租界的公園里就有著名的“國人與狗,不得入內。”

 

在毛主席領導下成立的新中國,一開始還是被很多西方國家認為是一塊肥肉。美國要求繼續延續過去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而蘇聯表現得較為隱晦,希望與中國建立聯合艦隊和使用長波電臺等。

這些要求從本質上都沒有把中國當成一個國家,西方還是在用過去的思維與中國相處。毛主席用他強硬的回答答復了西方世界,他拒絕了美國的不合理要求,也拒絕了蘇聯的要求。在抗美援朝中更是打碎了西方世界固有的世界觀。

兩極格局下,拒絕蘇美,并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有能力,也有實力獨立自主的發展,這就是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

在毛主席的著作《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表達著對于中國人民無限自信:“封鎖吧,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中國人連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

 

在西方人眼里,毛主席無疑是不可思議的存在,很多人沒有辦法去理解一個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家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工業強國靠的是什么。

有的西方評論學家抨擊他是獨裁者,他犧牲人民利益去謀發展;有的人說他是自私自利的,集權犧牲他人的自由;有的人還說他控制別人的思想,是共產主義的魔鬼;當然也有西方學者非常敬佩毛主席的能力,為他出來站臺描述他的生平與思想。

可以說在意識形態的時代,在共產主義“威脅”下的西方更愿意把毛主席粉飾為一個“魔鬼”。但事實勝于雄辯,越來越多的證據和史實都證明了毛主席的偉大。但西方世界還是更喜歡睜眼說瞎話,抨擊毛主席的評論不在少數。

 

最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在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再也沒有讓西方隨便侵略與宰割。西方損失了大量的利益,氣急敗壞的他們只能通過抹黑的手段來打擊信仰毛主席的東方人。

中國人一路走來,從來都不是坦途,走出來的是毛主席一路披荊斬棘的道路。大路之上是一個個來自西方、東方的攔路虎,但毛主席領導下的我們依舊無所畏懼地去面對他們,去跟這些老虎拼得你死我活,這樣的老虎知道痛了才會退縮,我們才能更好的發展。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這是孔子在寫完春秋后留下的話,這里的孔子像極了毛主席,他的一生無論是贊譽還是指責,只要是他堅信是對的,他都毫不猶豫的堅持下去。一切留與世界人民去評說,就是詮釋主席一生最好寫照。